《福建华侨史》编撰提纲论证会在福建召开
调整文字大小:

    329日,《福建华侨史》编撰提纲论证会在福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大学、闽江学院、莆田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档案局、省人大华侨(台胞)工作委、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省文物局、省社科联、致公党福建省委、省侨联侨史中心的代表,部分《福建华侨史》编纂委员会的单位代表和相关编撰人员共70多人参加此次论证会。福建省侨办副主任林泽春、福建省侨联副主席谢小建分别主持上、下午的两场论证会。

    《福建华侨史》主编庄国土教授首先通报了编修工作的进展情况。《福建华侨史》修编工作始于 20147月,预计201711月完稿出版。全书将分为一个主卷和五个副卷,主卷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讲述唐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的福建华侨华人史,副卷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部分,分别为经济篇、社团篇、文教篇、人物篇和侨乡篇。全书总字数约300-350万字,其中主卷约150-170万字,副卷每卷约30-50万字。目前,《福建华侨史》编修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先后组织了两个侨史调研团赴海外收集史料,举办了8场海外侨胞编修工作座谈会和3场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推动40个侨史编修项目列入福建省社科规划立项,掌握到丰富的第一手史料。《福建华侨史》提纲已数易其稿,此次论证的是第三稿。庄国土教授表示,希望经过此次专家学者们的论证,使编撰提纲基本确定,在以后的撰写过程中,将会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修改、调整、充实。编修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将《福建华侨史》编成一部资料详实、内容全面、特色鲜明、结论权威,在国际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和标志性的著作。

    与会专家学者李安山、曾少聪、张应龙、周聿峨、袁丁、吴前进、李其荣、叶勇鹏、卢德昌、陈盛全、陈峰等就《福建华侨史》编撰提纲积极建言献策。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表示,福建华侨在中国华侨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关心支持家乡福建的建设,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编修《福建华侨史》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海外侨胞以及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也是进一步发挥侨力优势服务福建发展的需要。此次编修工作集中了福建省内相关涉侨单位的精干力量,希望《福建华侨史》的编撰能够成为华侨华人研究学界的一个标杆和涉侨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有的专家学者就研究视角和方法提出建议,一方面用传统的史学方法,另一方面加入国际移民的视角,并综合运用比较研究、人口社会学、民族政治学等方法,使全书既有详实的史料,又有对侨务理论等的深入探讨。有的专家学者建议进一步突出福建华侨的精神特点,如在国内外捐资助学、兴办教育的慈善精神,敢闯敢拼、积极奋斗的商业精神等。有的专家学者指出,应积极响应和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突出福建华侨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凸显了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除了海外福建华侨以外,国内侨乡也是福建华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新侨乡的出现,旧侨乡的消失,形成的连锁反应等,都是福建侨乡独具特色的特点,应突出新时代福建新侨乡的变化,并由此反映建国后侨乡的总体发展变化。有的专家学者提出,应让这部史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可读性,力争做到让侨胞满意、让专家学者满意、让侨务工作者满意。

    福建省侨办主任杨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福建华侨史》旨在全面梳理总结福建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程和规律,反映其对住在国和祖(籍)国的重要贡献,充分发挥福建省的侨力优势。《福建华侨史》的编修,应彰显福建人的特色、彰显福建精神、满足海外华侨对乡情的期待。为了更好地编撰《福建华侨史》,下一步将成立一个福建侨史研究海外顾问团,希望广泛汇集福建侨界的海外知名人士、企业家、科学家等的智慧,共同推动编修工作。

    《福建华侨史》副卷主编李明欢、张禹东、李鸿阶、詹冠群到场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侨研所理论政策研究部罗杨同志、信息综合研究部李斌斌同志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