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研所派员参加第九届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学术会议
调整文字大小:

201676日—8日,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第九届海外华人研究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形塑中的认同:当代与历史之华人移民”。侨研所学术交流研究部副主任胡修雷,副研究员李章鹏,助理研究员张焕萍、路阳、王祎博士提交论文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成立于1992年,致力于推广华人移民历史与当代议题研究,拥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该学会每三年定期举行一次全球性国际会议,期间召开两次地区性研讨会,是世界各国华人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加强学术探讨的重要平台。

2016ISSCO国际研讨会是近25年来第一次在北美洲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负责召集并主办。维多利亚大学、列治文图书馆以及加拿大移民博物馆等多家相关机构参与协办。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的2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了本次大会,是一次真正的学术会议,加上媒体以及其他参会人士,与会人数达300人。大会共设有50个主题、数百场演讲。世界各地海外华人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研究等各方面的专家都在会议中分享了各自的研究结果,讨论前沿话题。同时,本次会议还是加拿大华人及原住民混血的Grant家族历史文化电影的发布仪式。另有多件海外华人文物在会议开幕式上展出。

UBC教授Glen Peterson作为会议的召集者主持开幕式。华人及温哥华原住民混血、原住民语言专家Larry Grant先生首先为大会致开幕词。Grant以温哥华原住民土著语向参会的嘉宾表示了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海外华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保护和发扬这种文化需要每一个海外华人的力量。BC省国际贸易部长、同时也是列治文选区议员的Teresa Wat女士随后发表了致辞。Teresa Wat表示非常欢迎ISSCO到列治文开举行年度会议。她指出,温哥华在全球华人社区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力上都在世界海外华人圈中举足轻重。她希望参会的专家能够享受列治文当地文化和环境,并预祝大会成功。ISSCO主席、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在致辞中表示,学会欢迎各界专家为海外华人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同时表示,希望能够在来年长崎再次与各位专家聚首。在会议闭幕式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教授王赓武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分组讨论中,侨研所的五位同志都提交并宣读了论文。侨研所学术交流研究部副主任胡修雷宣读了《从“印尼村”现象看华侨农场归难侨的文化再适应》的文章。论文基于在华侨农场的田野调查和访谈,对于“印尼村”这一部分华侨农场所建立的汇集有印尼风情的饮食、舞蹈、建筑等村落进行研究。他指出,“印尼村”的归难侨回国后的文化再适应并没有回归传统的中华文化,而是强调他们旅居在外的文化记忆。论文提出,与跨文化适应理论强调个体进入一种新文化后对新文化环境的适应不同,归难侨们在回国后展现出的异域文化色彩,使“印尼村”现象成为侨乡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

理论政策研究部副研究员李章鹏的发言题目为《清末中荷两国关于华侨国籍的交涉对印尼华侨认同的影响初探》。论文依据档案材料、当时报刊杂志刊登的报道、文章以及私人笔记等文献资料,借鉴学术界已有成果,对中荷交涉过程进行勾勒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华侨在中荷交涉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荷交涉的结果对华侨社会尤其是华侨国家认同的影响。论文将研究置于比较大的宏观背景(如清末新政、清政府国际观、华侨观、清末中外关系,乃至荷兰相关政策变化发展等)中加以考察分析,力图把握其中的历史意蕴。

王祎博士的发言题为《外国迁移人口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论文指出,研究外国迁移人口对于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外国迁移人口对俄罗斯劳动力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来说,是一股重要的影响力量。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方法,采集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和移民局的统计数据,分析各类外国迁移人口对俄罗斯经济增长(GDP)的影响,认证了俄罗斯国际移民政策中适合客观经济发展的方面,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张焕萍博士的发言题为《冷战初期美国对东南亚华人的宣传战(19491964)》。她结合冷战背景,通过近年来的美国解密文献及相关资料,勾勒冷战初期美国对东南亚华人的宣传战的组织及实施。论文指出,海外华人作为一支与新中国有密切联系的特殊群体,二战结束后受到美国的格外关注。美国不但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为中心、以私人机构为辅的组织架构来发动这场“战争”,还充分利用香港、台湾的地理及语言优势作为其对东南亚华人宣传的重要基地。这场宣传战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才随着美国最终将东南亚华侨纳入其对东南亚政策框架而日渐式微。

路阳博士的发言题为《抗战时期北京伪“华侨协会”之研究》。他以北京市档案馆和天津市档案馆所藏档案、伪“华侨协会”所属《侨声》杂志及同期报刊杂志所载相关内容为基础,对于抗战时期由华北临时政府授意陈伯藩等人在北京成立的伪“华侨协会”之产生源起、活动概况、宗旨原则、主要人物、组织机构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对于日伪政权的华侨政策、伪华侨协会所联系控制之华侨群体的组成概况、《侨声》杂志之宣传报道策略,伪“华侨协会”对海外华侨社会的破坏及影响等问题加以探讨。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