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語絲:新詩不及古詩
调整文字大小:

吳康民

 收到江紹倫教授贈書《品味與評詩》。他是讀古代詩詞與飲食文化。我對詩詞十分外行,飲食文化也頗為生疏。只是此書又勾起我長期留存心頭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今詩不及古詩?

 中國古代有著名的小說,如《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但今人的著名小說也不遑多讓,魯迅的《阿Q 正傳》、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都是流傳甚廣,經得起考驗的小說。最近有統計說《家》是當代印數最多的小說,可見以小說一類,古今著作共創輝煌,而今人猶有過之。

 至於散文、筆記、雜文,古有唐宋八大文豪,明清也多散文家。今人以魯迅為首,無人可以代替,至於朱自清、葉聖陶、冰心等的優美散文,每多佳作,並早已編入中小學語文課本。

 唯獨詩歌,今人仍崇尚唐詩宋詞,今天能琅琅上口的,還是古詩。現代詩人當然有好的,如徐志摩,但不多。而今人寫古體詩詞,蔚然成家的,卻有聶紺弩、胡風、荒蕪等人。寫新詩成名的不少,如何其芳、艾青、袁水拍等。但他們的詩句,有哪幾句令人琅琅上口又經常引用的呢?

 詩歌講究神韻,有韻律的詩歌才能琅琅上口,這是唐宋以來的韻律詩能夠流傳持久的原因。新詩原是舶來品,是從外國傳入,而我們卻不能發揚光大。可能因文化不同,語言文字不同,外國的長篇敘事確有不少不朽的詩篇,但譯成中國文字,感情和韻律便失色了,因而未必都能為國人所接受。加上新詩泛濫,好詩不多,拆句硬作的新詩不少,令人看而生厭,這也是打擊新詩流行的一大原因。

 文學形式總要經過群眾和時代的考驗,也許是新詩形式和體裁需要檢討的時候了。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