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乾坤:平價無盡
调整文字大小:

文潔華

 關於六零年代的香港記憶,總離不開布匹、線頭、鈕扣和釘珠片。我家住在深水埗南昌街,布料和做衣店舖的興旺,如今仍是有跡可尋。

 剛在美國觀看了一齣紀錄電影,回顧紐約街頭五零年代的景況,加上那年代得令的時裝設計師的陳述,活像南昌街的情景,便一一重現眼前。

 同樣是早上六時,曼克頓區在上班族活躍之時,搶先佔領街頭的是一車車推茠A裝和成衣趕荌e貨的人,他們跟報販同樣拚勁十足。

 服裝製造廠房,坐滿了剛移民美國的女士,她們來自多個國家,在衣車前面不停工作。一個墨西哥的美籍婦女回顧說,六零年代的日子簡直不愁工作,早上不滿人事安排剛辭掉了工,下午旋即又在另個廠房上班了。她們辛勞所換取的,一如六零年代的香港女工,都是家人的居所和學業機會。

 因此,沒有人怪責四十年前的紡織和成衣生產,只有懷念;特別當美國生產商和政府政策催使成衣製造遷往發展中國家,甚至令剝削女工的情況在境外頻頻出現以後。他們的記憶,全都是其時著名的時裝專門店,設計師鉅子和高級百貨公司的名字,繼而談到它們的興衰史(誰後來賣給了誰,或又被誰取代了),直至紐約街頭推衣和倒架的情況,都不再復見。

 這批人士尤其感嘆的,是現在美國人停止了製造,且購買力不斷走下坡。在美國購買成衣已是比香港廉價,特別是到處都在大減價。

 但當人們身上穿上的,都是模仿款式,大量生產,以及用料薄劣、價錢不過六或七元美金的衣服時,反映了的,也是夢想的失落,生活的計算和妥協了的許多價值。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