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瑞典留学生活
调整文字大小:

当我从首都国际机场登上飞往斯德哥尔摩的国际航班的时候,对陌生的国家和学校,我充满了无数幻想和期待。经过8个小时漫长的旅程,我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离祖国4000多英里的土地。等待我的并不是预想中的寒冷气候,而是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春意盎然的感觉。

耶夫勒大学考虑得非常周到,专门派车到机场来接我们。所以我虽然提着非常多的行李,但还是很顺利的搭乘学校巴士来到了位于斯德哥尔摩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耶夫勒。对异国的新奇感使我一路上好奇的四处张望,不同的文字、不同的面孔、不同的一切……我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完这里不同的景色,体验这里不同的风土人情。

刚到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老师的热心帮助。她带着我们逛超市购买食品和生活必须品,不认识瑞典文的问题在刚进超市时变得异常突出,超市里所有的文字都是瑞典文,这让对瑞典文一窍不通的我非常的尴尬。瑞典文和英文的差异不仅仅是多了三个字母,绝大部分词汇的拼写都大不相同,即便是相同的字母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发音,例如“R”的发音就和英文发音不一样,我至今还觉得很麻烦。好在瑞典人大部分都能讲英语,年轻人都能很流利的说英语。接着就是物价了,食品贵,新鲜的尤其贵。生活久了就慢慢发现瑞典冷冻食品、罐头食品和新鲜的食品比起来都是比较超值的,所以这两样东西也渐渐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主打食品。后来了解到瑞典的农业相对很不发达,国内的农产品主要就是土豆和小麦。虽然畜牧产品基本能自给,但是蔬菜由于受到了一年一熟和长时间的气候寒冷以及日照不足的限制,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以绝大部分的蔬菜水果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吃的消费比想象中的要低,因为我我们通常都是自己动手煮饭做菜,省去了在这里最昂贵的手工费,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我现在番茄抄蛋的技艺简直和在国内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其他方面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机会看看能不能开个餐馆!(笑)

随着学校的开课,我紧张的异国求学生活也正式开始了。

我所就读的学校有着三十多年历史,从外表来看校舍相当的普通,不过当我进入教学楼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大大的改观了。完善的教学辅助设施以及数字化的学生管理方式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学校的教室都配有电视、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大多使用投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课件,黑板也全面进化成了白板,老师很方便的使用白板笔书写板书。与此同时,好奇的我也开始对计算机房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学校的计算机性能相当的强劲,我居然能看到P4 3.4GHZ HT 的处理器,而这仅仅是学生可以随意使用的公用计算机!

每一个在校学生都有一个ID。通过这个ID我们可以登陆学校的网站查阅或者下载有关学科的相关资料。学校的学习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教室上的听课;另一部分就是预习以及复习从所加入的课程里下载授课老师上传的资料。数字化管理在瑞典的学校已经非常的普及。

这里完全没有班级的概念,每个学期都是自己去注册学习的科目,学习的课程,所以每个科目上课时,你的同学都不会是全部认识的,甚至会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同一门课这样在国内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这样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去认识更多的同学、朋友,了解更多的文化、更多的知识。你必须不停的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你不主动去交朋友,没有去适应周围人的变换,你有可能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在这里没有班主任,除了国际学生办公室的老师常常利用EMAIL来通知事情外,是没有任何老师来管理学生的。因为没有班级的概念,也没有在中国习惯了十多年的班主任,一时觉得没有人来管,很是自在;同时也感到没有人来关心你,甚至催着你办这办那。所有一切事务消息都要靠自己去打听,自己去相关部门办理,比如什么时候交学费,什么时候注册科目,怎么选择论文题目等等。一进了学校就逼着自己每天竖起耳朵,擦亮眼睛,发现什么都必须赶紧弄明白,如果和自己有关,就要立即着手办理,确实让自己独立了很多,人也变得善于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且获益非浅。

学习是很紧张的,我们在为期两个月的学习阶段中通常有3到4门课程。这也使得大部分时间都必须用在学习上,必须花很多时间来翻阅英文的学科相关资料来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为了能在上课时更有效的听课,最好的方法就是先预习一下。谈到预习,我便忍不住要好好称赞这边的课程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很方便的从“网络黑板”上得到老师上课的课件,提前的熟悉上课内容,这样可以极大的减轻听课压力。

考试是学习生活中不可能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程也有着不同的考核方式。其中一部分课程是有笔试的,并且有可能是开卷。这些考试的时间通常都非常长,要考4到5个小时,还需要自带午饭呢。第一次参加考试就觉得自己体力不够,考得头晕;另有一些课程的考核是分组做调查研究,这样同学们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流与研究来完成课题;还有一些课程没有什么特别的考试,考核方式是以老师对学生进步的评估。这样压力会小很多,只要平时能够积极的参与课程就可以了。

我居住的地方离学校大概40分钟的路程。不过自从有了自行车时间也减为10分钟了。

此外,还可以很方便乘坐公车。这里的公车很有趣,不是按照次数和里程收费,而是时间。也就是说你在一个小时之内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次的乘坐。不过收费嘛,我还是觉得有点贵,大概15SEK一小时。(而在斯德哥尔摩不论公车地铁统统30SEK一次,真是可怕)

前一阵子,我利用周末去了次首都斯德哥尔摩,体验了一下瑞典的电气化铁路,感觉和国内的广深高速铁路差不多,不过预定车票可是让我又一次体会了这边互联网的普及。首先在网上用银行卡支付得到一个号码,然后再到车站的自动售票机用这个号码取票。车站里没有剪票员和售票员,有且仅有一个广播员。

斯德哥尔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人口也比耶夫勒多了很多。走在大街上有了中国大城市的感觉。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还常常碰见说普通话的,相当的亲切。我在游览一个老帆船的主题公园时还碰见了几个来自中国的旅游团。首都很多旅游景点都有中文的说明书以及纪念品,市政厅(每年颁发Nobel Prize的地方)还有中文的导游解说。可见每年来旅游的中国人是非常多的。站在市政厅的塔顶俯瞰斯德哥尔摩的感觉可以说是一级棒!整个里达尔湾以及大片城区尽收眼底,我整个人完全沉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了。过了一会才开始疯狂的拍了很多照片。

晚上就在斯德哥尔摩的中国餐馆吃晚饭拉!首都的中餐馆被温州人和香港人垄断了. 满有意思的。据说要想在中餐馆打工最好得懂广东话或者温州话。

这边的人都非常友好! 非常愿意帮助我们! 没有明显的排外的感觉。记得一次在银行门口由于不懂得如何使用瑞典文的ATM而着急的时候一个老太太非常耐心的给我讲解什么是什么,但是,但是她的英语说的和瑞典语基本没有区别,不过这种热诚还是让我非常感动。

这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低得可怕,才0.25。而中国是0.5左右。贫富差距的缩小也使得犯罪率非常低。由于社会的福利保障非常的完善,所以瑞典人似乎很少存钱,不断的消费并通过消费来刺激经济的增长。瑞典人甚至不用为了买房子而操心。政府对每一个瑞典公民都会提供一套住房,而只用支付极其廉价的房租。所以这边的父母是在孩子一出世就给孩子排队等政府分房的。

瑞典人很喜欢运动,基本上所有的体育设施都一应俱全。而且滑雪滑冰以及与之相关的运动是非常的流行。商场也会根据不同的气候出售不同的运动器材。感觉非常的丰富。

异国他乡的生活,确实不同于自己从小到大已经习惯的饮食起居、社交方式。当一段时间的新鲜感褪尽后,我们是会感到不适和思念家乡。但是,相信坚持下来之后,本着包容和体验的心态,很快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海外的学习,不仅能学到先进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会增强自信心,还能够加深自己对西方社会的了解。相信这段伴随着艰辛和快乐的留学生活,一定会是我记忆中难以磨灭的部分。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