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山梅家大院:八旬侨圩话沧桑
调整文字大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线建成通车的新宁铁路为台山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旅外乡亲把西方的建筑风格和集市广场的理念甚至建筑材料带回到家乡,台山各地的圩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骑楼建筑组成的端芬镇汀江圩(现俗称“梅家大院”)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电影《让子弹飞》的走红,令其主拍摄地――梅家大院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光,如今每天到这里游览观光的珠三角地区的游客都有100多人。


建于1932年的梅家大院,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六乡村委会、大同河北岸,毗邻大同市,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海内外乡亲再捐建汀江桥。从此,汀江圩(桥)、大同市(桥)、西廊圩(桥)构成端芬镇一里三圩三桥的繁盛景象,谱写了台山近代圩镇建设新篇章。


“回”字形方城已有82年历史


日前,记者在端芬镇热心人士林亦钦的引领下,走进这座记录着中国华侨历史变迁的院落――梅家大院探访。


从端芬镇政府出发,沿着一条年前才修好的水泥乡道,经过一个仅小车可以进出的闸门,眼前豁然出现一座“回”字形的方城,这便是梅家大院了。


大院中间宽阔的空地和周围百余座整齐划一的骑楼相结合,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建筑空间。站在广场上环望四周,可见高大的罗马柱廊、浑圆的拱券、精致的巴洛克山花,还有那五颜六色的窗玻璃。


建于1932年的梅家大院是当地梅、王、曹、江等10多姓华侨侨眷创建的乡村圩市,占地面积22790平方米,中间广场5960平方米,初时由104幢二至三层的柱廊骑楼组成,现存87幢。单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宽4.4米、深28.8米。首层前座为店铺,后座为厨房,二楼以上为住房,利用小天井采光。硬山顶,青砖墙。正立面形式多样,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烙印,而女儿墙的构图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交融的显著特征。


梅氏乡亲捐地兴建汀江圩


林亦钦告诉记者,梅家大院现有常住人口300多人,除少数业主的至亲仍居住在此外,其他为业主托管户。汀江圩因濒临汀江而得名。过去,顺汀江而下,越过广海湾,便进入南海,从南海可以直通港澳,乃至横渡太平洋,到达遥远的美国。在汀江圩创建之前,这里有一座大同圩,每逢农历的一、三、六、八开圩之日,就会熙熙攘攘,繁忙热闹。大同圩上有一户姓阮的大户人家,凭借自己的势力,逐渐排挤其他商户,最终操控了整座集市的管理及商务活动,被排挤的商户无奈之下只好迁出。


外迁商户对于阮氏家族的做法十分不满,迫于生计,他们需要另建集市。梅姓是当地大姓,众望所归之下,梅氏人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修建新集市的重任。不久,梅氏乡亲捐出了大同圩旁的20亩田地作为集市地址,并于1930年上报台山县政府,请求立项。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1932年10月11日,汀江圩正式开张营业。


实行股份制管理方式


林亦钦说,汀江圩不仅在外形上貌似欧洲的集市广场,在管理上,也实行西方的股份制管理方式。早在修建之时,汀江圩便成立了“筹建汀江圩市场董事会”,建成后,董事会对汀江圩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大到经营决策、经营范围,小到摊贩位置,都有白纸黑字的规定。“当时规定,104户商铺为固定经营,其余的流动摊贩不得进入圩内的广场,只能在广场周围的街道边做买卖;煤油、石灰、鲜活牲畜等也不能进入汀江圩。”


建成后的汀江圩,很快便成为繁华之地,当年这里人烟稠密、万商云集。河上,船只往来穿梭;岸边,商家叫卖声此起彼伏。梅家大院里,华洋杂货、茶楼饭店、金银首饰、五金日用,各类商品样样齐全,一时风光无限。


汀江圩的建设实行股份制,共有104股,其中梅氏家族共出资52股,占了总股本的一半,为第一大股东,因此当地民众又把汀江圩称为“梅家大院”。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家大院的名声,渐渐盖过了汀江圩的本名。


然而,在那个千疮百孔的战争岁月,梅家大院的命运并未掌握在苦心经营的商户手中。1940年1月8日,日军空袭梅家大院和附近的大同圩,炸死4人、伤11人,部分市场被炸毁。此后又是连续几年的饥荒岁月,梅家大院逐渐走向萧条。慢慢地,原来的楼主几乎全都迁居国外。(区景常)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