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匯東西: 鋼琴與竹笛的跨界對話"圓滿落幕
调整文字大小:

竹笛與鋼琴的跨界對話,Photo credit Sarah Ko

(左起)寶爾博物館董事長 施劉秀枝女士、鋼琴家 George Ko、民樂演奏家 何彬、協會代表Ethan Xing,Photo credit Renee Lei

【美新社訊】2022年12月3日下午,由寶爾博物館與美國中國風藝術協會共同發起與策劃的中西融合音樂會“藝匯東西”,在博物館諾瑪·柯箫演奏廳(Norma Kershaw Auditorium)隆重舉辦第二期活動--“鋼琴與竹笛的跨界對話”。本場音樂會邀請華裔鋼琴家 George Ko、民樂演奏家 何彬,共同為橙郡觀眾帶來一場中西音樂對話、展示、交融與合作的藝術盛宴。

協會運營主任 Ethan Xing 致辭預祝活動圓滿成功,Photo credit Sarah Ko

美國中國風藝術協會運營主任 Ethan Xing 代表雙方策劃團隊歡迎到場觀眾,感謝寶爾博物館董事長 施劉秀枝女士對活動的大力支持,預祝活動圓滿成功,并向協會摯友 Peter Keller博士致以敬意與懷念。

鋼琴家 George Ko 為觀眾介紹彈奏特點,Photo credit Sarah Ko

George Ko 精湛演奏令人贊嘆不已,Photo credit Sarah Ko

在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中,鋼琴家 George Ko 率先登場。他向觀眾介紹了個人從藝經歷、演奏特點與表演曲目,其輕松诙諧與注重互動的舞台風格,一下吸引了全場注意力。

George為大家帶來了電影《E.T.》飛行主旋律、迪斯尼電影經典配樂等本地觀眾耳熟能詳的曲目以及《Nomad in the Sky》、《Avatar》等原創作品。行雲流水的彈奏,充滿想象力與表現力的呈現,讓觀眾贊嘆不已。George在每首曲目演奏前,都會結合自身經歷進行講解,讓觀眾在笑聲中加深對樂曲的理解,收獲音樂背後的文化知識。

何彬美妙的笛聲讓人仿佛徜徉于江南水鄉,Photo credit Sarah Ko

葫蘆絲獨特的魅力被何彬完美诠釋,Photo credit Renee Lei

民樂演奏家 何彬 手持古樂器“埙”登場,他先為大家介紹了這一具有上千年歷史的中國吹奏樂器,并表演了原創作品《Five Thousand Years》,古朴悠長的曲調仿佛一瞬之間就把觀眾拉回到到神秘的往昔。

何彬接着又分别展示了中國樂器長短笛,并結合西方笛類樂器的特點,為觀眾講解中國竹笛的異同。他所帶來的《姑蘇行》,優雅清新;《蔭中鳥》,惟妙惟肖,令觀眾大呼過瘾,嘆為觀止。而葫蘆絲名曲《竹林深處》,則在何彬風趣的講解與生動的演繹下,讓觀眾沉浸在中國傣寨的獨特風情中。

箫與鋼琴的和鳴,Photo credit Renee Lei

當二位藝術家同時出場時,“藝匯東西”最具特點的合奏環節正式開始。George與何彬首先展示鋼琴與竹笛合奏版英國民歌《Danny Boy》、百老匯歌劇名曲《Memory》——熟悉的旋律在東西樂器的共同演繹下,催化出别樣融合韻味,令在場觀眾連連稱奇。

為讓觀眾更好理解之後三首中國音樂經典——《京調》、《梁祝》、《揚鞭催馬運糧忙》,George與何彬一起,向大家娓娓道來中國戲曲文化、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與馬背運糧習俗等背景知識,激起了觀眾對這些曲目的濃厚興趣。在大家凝神靜聽中,戲場的熱鬧、化蝶的凄美、揚鞭的輕快,通過鋼琴與竹笛珠聯璧合的合奏,仿佛從遠方走來,讓觀眾宛如身臨其境。三曲終了,全場掌聲雷動,紛紛為藝匯東西的獨特魅力所折服。

在最後的問答環節,兩位藝術家饒有興致地回答了觀眾關于中國吹奏樂器與西方及日本類似樂器的區别、華裔下一代美育教育、音樂興趣與職業發展關系等一系列問題。藝術家風趣幽默又不失智慧的回答,讓觀眾在收獲音樂享受的同時也對藝術有了更深層次的思索。

兩位藝術家講解曲目背後的文化知識

觀眾提問熱情高漲,Photo credit Renee Lei

不知不覺中,一個半小時的活動進入尾聲。在觀眾熱烈的歡呼與掌聲中,第二期“藝匯東西”圓滿落幕。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有更多優秀的東西方音樂交融項目,讓不同風格與傳統的音樂藝術在合作交流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兩位藝術家舞台合影,Photo credit Renee Lei

相關報道與鏈接:

“鋼琴與二胡的美妙和聲” 寶爾博物館專場演奏會精彩登場

沉痛哀悼寶爾博物館館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彼德凱利博士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