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进:「父为子纲」
调整文字大小:

文/冯进

最近看到一条儿童教育的新闻:八岁的男孩给同班女生写情书惨遭拒绝,原因是心仪对象更爱「情敌」送的「iPhone」。一时间,网上哀叹一片,大家认为「都是大人惹的祸」,孩子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污染」了。这让我想到美国大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几篇名家之作的讨论。

胡适的《母亲的教诲》(《四十自述》的节选)、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风筝》描述了民国时代的母子、父子和兄弟关系。我四年级中文课上的学生对胡适的母亲印象深刻,因为她教训儿子十分严苛。每天晚上或清早她要幼年作者自我反省一天之中是否言行有失,有错要跪,还要拧肉体罚,并且不许孩子哭喊出声。胡适回忆往事,却对母亲充满感激,认为自己十几岁就离家求学、创业,独自沉浮于茫茫人海,能有宽恕、体谅之心都是母亲教诲的结果。

美国家长倒也并不见得都纵容溺爱。这些学生能进我们这样的大学,说明他们不但高中学业出色,而且在音乐、美术、体育或领导才能等方面也高人一等,这些成绩和他们父母的苦心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们也并非不懂「严是爱,松是害」,有人甚至抱怨当初父母为何不是「虎妈」或「狼爸」,害得他们如今本事不够大。他们诧异的是为什么胡母教育孩子还要躲躲藏藏,怕被人知道。

此文更有意思的是,胡母为儿子提供的榜样是胡适三岁时就过世的父亲胡传(字铁花),说这是她平生所见的唯一「完全的人」。她十九岁嫁给胡适的父亲,两人年纪相差三十二岁,可谓老夫少妻,夫妇关系中不无父女般的情意。身为大字不识的农家女,又是胡传教她认字、读书,所以这个丈夫又是老师。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她从二十三岁起开始了长达二十三年的守寡岁月。胡适的大哥、大姐都比这个继母年长,孤儿寡母在旧式大家庭中相依为命,种种辛酸坎坷自不待言。她指望儿子功成名就,需要通过回忆亡夫来鼓励自己和孩子,也可以理解。胡适母亲不愿几世同堂的族人知道自己管教孩子,胡适的解释是母亲「不是借此出气给别人看的」,但其中也未必没有她爱面子的因素。

父亲这个形象,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文学中不是缺失,就是负面。《雷雨》塑造的父亲伪善、残忍。《背影》里的慈父不过留下一个尴尬模糊的背影。胡适文中的父亲,则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母亲的「再创造」。而他的母亲身兼「严父」和「慈母」二职,在他心目中占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她在大家庭中委曲求全,处处忍让,让胡适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日后他为人八面玲珑,和气生财,未尝没有童年母亲的榜样作用。母亲去世,他新婚不到一年,赶回老家奔丧,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母亲为他选择了大字不识、性格彪悍的妻子江冬秀,他虽没做到「平生不二色」,但二人也算白头到老。

儒家提倡的「父为子纲」的伦理道德经过「五四」运动的大潮冲击,荣耀不再。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确需要成年人的榜样,父亲的形象对于男孩的成长尤为重要。父母如果没有道德底线,又怎么能指望孩子「五讲四美三热爱」呢?胡母是旧式妇女,却懂得德育的重要性。她代行父职,为的就是避免「子不教,父之过」的悲剧。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