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郑丽文能重建国共关系吗
 
阅读量:3万+
调整文字大小:


中评社台北10月19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揭晓,郑丽文以过半得票胜出,这个选举结果象征着蓝营基层对“改变”的强烈渴望,也反映党员对两岸重新走向和解、重建国共关系的期待。这样的浪潮在建制派或选举派来看,或许有很多疑虑,但大多数党员的心声透过这场选举表达出来,更值得他们思考背后代表的意涵。


郑丽文能战胜代表稳定守成派的郝龙斌,得票率赢郝近15个百分点,首要原因是国民党基层对变革的迫切期待。过去多年,国民党主席多由蓝营资深菁英出任,路线稳守中庸,却缺乏政治突破与群众动员力,郑丽文在这次选战中,频被质疑是由绿转蓝,且选举战绩平平,但以敢言敢战、论述犀利的形象,成为党员对抗民进党长期执政压力的情绪出口。


对国民党员来说,郑丽文正象征一种挑战既有秩序的勇气,也是能一吐对现状不满的反击闷气。


另一关键则是两岸路线的重新思考。国民党员其实普遍对朱立伦这四年时期实际的“亲美远陆”的不平衡策略感到失望,虽一再口头强调“要与大陆交流”,但实际行动乏善可陈,使国民党在两岸论述上逐渐失去主导权。


加上执政的民进党全面倒向美国,将“抗中”视为唯一路线,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利益至上,对台予取予求的情形愈来愈严重,台湾已完全被美国拿来当成筹码使的状况下,基层蓝军不免开始反思,若继续跟着民进党脚步走,是否会让台湾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因此,郑丽文提出“恢复九二共识精神、重启两岸政党对话”的主张,恰好呼应这股期盼再平衡的民意。她主张国民党应以“中华民国”为核心,坚守和平发展路线,寻求与大陆的互信恢复,争取台湾在两岸关系中的主动权。这样的定位既与民进党的“抗中”路线区隔,也与朱立伦时期的暧昧模糊形成对比,使党员看到国民党重拾两岸论述主导权的可能。


而这场选举让外界看见国民党权力结构重组,郑丽文的当选,党内建制派或许仍要适应,但外界强烈感受到,国民党员要的不是再一个温和稳健的管理者,而是一个能唤醒信念、敢于挑战现状的主席。在两岸愈趋兵凶战危的时刻,国民党若能藉此契机重整方向,强化两岸和平主张,重建核心价值,或许正是翻转颓势的起点。
【凤凰华人资讯网报道】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