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推动国际移民研究——“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广东江门召开
调整文字大小:

2014年12月12—14日,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美国布里奇沃州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广东江门五邑大学召开,来自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近40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会议论文。

 

大会开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主持,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张春旺指出,国际迁移是复杂的世界现象,国际移民是复杂的特殊群体。21世纪以来,国际移民的规模不断增长,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移民一方面不仅为输出国而且为输入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国际社会对国际移民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日益增多。侨乡作为国际移民的输出地,是国际移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际移民问题、侨乡及二者之间联系的研究是需要积极拓展的研究领域。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王赓武作主题演讲。他认为,当前对北美华人日常生活关注较多,而对东南亚关注较少。以往对东南亚华侨的共性研究较多,由于东南亚华侨对中国革命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通常以“爱国华侨”统称之,但他们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如出国后的生存发展历程、思想观念、与当地社会的互动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史的角度加以关注和研究。

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教授回顾了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创办的缘起及其艰难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与境外高校建立合作联系、与国外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与国内学术单位和学者开展多学科协同研究、鼓励国内外青年学者投身侨乡文化研究。

在大会发言阶段,参会学者围绕“跨国移民与日常生活”的主题,就不同国家和地区移民日常生活的历史脉络与发展现状、移民与当地社会的相互影响等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一)探讨历史上北美华人移民的家庭生活与文化教育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国亚裔研究系谭雅伦教授以美国西部华裔作家“水仙花”的小说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华作家对美国排华年代华人家庭生活的态度,认为以男权为主的中国家庭生活文化不能与当时的美国社会共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徐元音教授探讨了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排华法案》的施行对美国华人移民的影响。美国桥水大学历史系杜荣佳教授探讨了美国排华时期波士顿中国城华人社区的形成、传教士教育对青年文化的影响及华人青少年子弟本身的教育与文化认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余全毅教授分析了19—20世纪广东人经香港中转去金山追梦的现象,认为金山梦承载了几代中国人追求财富的目标和愿望,但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赚足钱后回到中国。

(二)探讨澳大利亚华人移民的生活与文化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张应龙教授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广东高要市回龙镇新移民在澳大利亚悉尼所从事的职业与成因,研究了澳大利亚高要移民与侨乡的关系。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李海蓉博士在全面解读19世纪末华商在澳洲所办《东华新报》的基础上,从文化批评和大众传播的视角考察了1900年前后的澳洲华人生活。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郭美芬博士以20世纪早期两位华人慈善家周任堂和李元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媒体报道、家信、广告等日常信息对个人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澳大利亚澳华博物馆前馆长保罗·迈克格里杰(Paul Macgregor)通过分析馆藏丰富的华人物品,再现了清末维多利亚地区华人的日常生活图景,探讨了华人如何将他们的生活方式移植到当地社会及在何种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的生活文化。华东师范大学赵昌博士关注澳洲淘金华工的恶习,分析了华工恶习的表现、影响及其滋生的原因,认为华工恶性不是种族问题,也不是华人或白人的问题,而是当时澳洲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

(三)探讨东亚地区华人的社会适应与文化传承

香港中文大学蔡志祥教授以日本神户华侨的普度胜会为切入点,通过1982、2010和2011年三次田野调查获取的资料,讨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作为少数族裔的神户华侨的救赎仪式的传承和变化,从而理解不同世代的神户华侨如何处理祖先和先祖的问题、如何植入和解析华人的传统以及如何应对日本和神户的宏观环境的变化。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张慧婧博士采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日本的中国新移民如何在中日关系不稳定的状态下,摸索适应多元化发展需求的适应策略。

(四)探讨国内侨乡移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香港中文大学叶汉明教授关注20世纪30年代移民东南亚的华南侨乡的未婚女性,从侨乡到侨居地的华侨史视野探讨了这些出洋女工的命运及其对侨乡社会的影响。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刘进教授以家庭书信为核心文献,通过分析1939年发生于广东台山的一起桃色事件,探究了四邑侨乡女性的生存状态、家庭和社会地位;石坚平教授采用侨批档案材料,剖析了近代侨乡社会乡族纽带与海外移民网络的关系;姚婷博士通过分析1949年前台山侨刊中的“琐闻”报道,认为这些报道给予海外华侨关于侨乡的想象空间,缩短了与侨乡之间的心理距离;王传武博士以原籍顺德与香山的港商争夺东海十六沙为例,分析了港商对侨乡公共事务和经济生活的影响。浙江大学夏翠君博士关注浙江温州侨乡新移民及其对家乡的影响,认为他们走出去是为了回归家园。

(五)探讨其他族裔移民并展开比较分析和文本分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健研究员探讨了近代早期中国的犹太人社区,认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网络性特征,并逐渐与中国社会发生了积极的联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历史系安德鲁·博尼尔(Andrew G.Bonnell) 教授考察了澳洲德裔移民的社会适应与多元文化认同。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胡雨教授回顾了英国为促进穆斯林移民融入英国社会而采取的措施,认为改善社会经济的弱势情况、避免穆斯林问题的安全化和政治化是推动穆斯林融入英国社会的关键之道。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罗杨博士从人类学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古代的海外民族志,阐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中国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密素敏博士聚焦巴西中国商贩,考察了中国新移民在巴西经商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昆士兰大学历史系黎志刚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认为从提交的会议论文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广泛,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移民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二是材料丰富,侨刊、侨批、馆藏物品和侨乡建筑等文本资料及实物资料均有涉及;三是视角多元,运用了历史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概念;四是方法多样,文本分析、实物解读、量化统计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均得到应用。

“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学术研讨会致力于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国内外研究力量,进一步推动华侨华人研究。与会学者纷纷表示,在交流与研讨中开阔了研究思路,拓宽了学术视野,收获很大。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