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打工经历 >> 正文

一个“洋娃娃”学华文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8-02-24 00:00:00

多年前,我高中毕业后,在半官方机构觅得一职,偶有良机,利用业余时间当“家庭教师”赚取外快,忙得不亦乐乎。

而使我最难忘的是担任一个“洋孩子”学华文的补习老师。其父虽是放洋西化的华人,仍忘不了华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却娶了个美国女子。我的这个洋学生俨似其母,黄发、蓝眼、白肤、身体还毛茸茸的。他的父亲不仅担心他的中四华文考试过不了关,也希望他真的有双语能力,再三嘱咐我设法强化其华文表达能力,希望他将来能真的独当一面的以华文华语在社会上打硬仗……。

这孩子的华语也讲得很流利,但作文便有些“不堪入目”了。因词汇的贫乏,他的文章往往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例如:他在一篇作文中这么写: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十六’(石榴),另一棵是‘爷死’(椰树)。

在修改诸如此类的错别字和错误用词时,我总是严谨地诠解其义,教他一一记取各个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循序渐进,尽量汲取丰富词汇,多多练习运用,尽量做到写出的每个句子都辞能达意,活化自己的华文书写表达能力。

这学习过程并不轻松。小鬼头往往心不甘情不愿地大发牢骚:“我阿公懂华语,做苦工吃不饱。我爸会英文,做外国生意,坐大汽车……。”用大拇指直举他的鼻尖,以表不满。言下是被迫读华文,是不胜委屈的。这使我这个家庭教师也觉得十分尴尬,心下很感叹地认为,他很快就会放弃华人祖先的语文和文化源头。

有时他还得意扬扬的自诩道“我们有力大无比的“泰山”,威风赫赫的“牛仔”(旧年代风靡一时的影片人物……。”我便给他讲一些中国家喻户晓的豪杰故事,讲故事显然也是维持兴趣及传输文化的好方法。

反复思量,我理解到他的学习心路历程,决定仍采取当时华文老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加强他字词学习的累积,终于达到他突破母语表达能力的转捩点。

终于“拨云见月”,他考获中四华文。又过了几年,他举家移居美国,安居乐业。我心想,他学习华文或许就此告一段落了。

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上个月有一周末,我在新达城邂逅了他,他诚恳地邀我到咖啡座饮茶共膳。交谈之间,发现他待人接物的态度已一百八十度转变了。他口口声声夸赞其老父一直‘逼’他学好华文是英明的决策,他才能有信心打理其父在中国的业务,大展鸿图,完全改变了他以往对华文的偏见。他如今儒雅健谈,且声言保持其原有的优势,更要继续强化中国深厚文化底蕴,脸色满盈着胜利的笑容光采。

我欣然点头,有缘重逢,和昔日学生共享他学习双语成功的快乐,也重塑了我对未来世界新面貌的信心。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