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7
网站首页 >> 凤眼天下 >> 正文

2018年度最好看的“丑食”纪录片

发布日期:2018-11-16 00:00:00
    

    不知道之前在国庆期间给大家安利过的一部美食纪录片《Ugly Delicious》,大家有没有去看看呢?没有看也不要紧,这次想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看一看片子里那些“不中看的美食”吧。

    (以下内容可能含大量剧透~)

    

    和《舌尖3》同档期上架,这部来自美国的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却达8.8分之高,甚至还被评价为“会看饿又会看哭的纪录片”。

    不禁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部片子,能够在一系列美食纪录片中,以“丑”为名,还赢得一票“高标准、严要求”观众的青睐呢?

    

    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片子,一共8集,发现每集的主题都是不同的,可以独立观看。虽然被贯以“美国国籍”,但它的主题更多的却是围绕着亚裔在美国落地生根之后,在饮食和食物上体现的移民文化。

    对比其他美食类纪录片,这部片子不如《舌尖上的中国》那般“根正苗红”,不只有充满诱惑的食物特写。相反,满口脏话的主持人David Chang,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些“丑”食,这些不中看的美食,带给观众一种更为“严肃”的思考。

    

    Who’s David?

    

    也许看到这个名字,你还不太熟悉,但是由David推出的饮食杂志《LUCKY PEACH》,身为一个讲究的吃货你不能不知道。

    

    ▲《LUCKY PEACH》杂志书影

    与胖胖萌萌的外表形成反差的David Chang,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

    纽约餐厅Momofuku(福桃)饮食帝国掌勺人,登上过《时代》周刊封面,推出饮食杂志《LuckyPeach》,推出只做外卖的餐厅及手机应用 Ando,还和Nike合作推出过联名鞋款,参与美食纪录片《Mind of Chef》的主持等等。

    

    ▲David

    然而在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厨之前,他并非厨师出身,只是一个爱吃面的上班族。尝试过在日本教英语,给餐馆擦桌子,在金融机构兼职之后,才转身投身餐饮。

    

    在数家餐厅做学徒,摸爬滚打了一番之后,终于轮到他在东京的柏悦酒店做高级料理。却由于讨厌日本这种严苛的厨房规矩和毫无激情的烹饪,毅然放弃:回到美国,借钱开起了一家拉面店——monofuku。

    如同多数的移民二代,David在美国也时常遭遇文化的碰撞与种族歧视。

    “无根可寻”的他,在这种境遇下,偶然间创作出一种新小吃——五花肉刈(yì)包,并意外地成为了需要大排长龙的“网红食品”。自此,五花肉刈包成为了David修砌“桃子帝国”的第一块砖。

    

    ▲五花肉刈包

    自此,David开始入围美食界的奥斯卡——詹姆斯·彼尔德奖,获了年度新星、纽约市最佳厨师、最佳餐厅、杰出厨师等称号。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具影响力100人,还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入选美国饮食名人堂。

    David桃子帝国的崛起代表了亚洲文化的流行。也是从这时开始,美国的食客开始在韩式炸鸡或是粤式小吃店门前排起了长队。

    

    有趣的剪辑风格

    与一本正经的美食纪录片不同,《Ugly Delicious》中穿插的趣味剪辑会让人怀疑剪辑师的脑洞到底有多清奇。

    比如第一集,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披萨的许多种打开方式

    

    主题是小龙虾的第四集,还出现了一般的虾和小龙虾的较劲儿现场:

    

    第七集开头,难得David一本正经地在镜头前面做菜,还配以交响乐和抒情旁白,谁知道突然间画风一转:变成了鲜血淋漓的惊悚片

    

    除了剪辑之外,剧组在配乐的选择上也“别出心裁”,胖友们快去用心体会一下。

    

    EP1 披萨

    “到底什么是正宗?”

    到底什么是正宗?这个问题在《Ugly Delicious》中被拎出来讨论了一集。

    标榜“本店用的是从潮汕地区来的牛肉”、“从日本空运来的鱼”、“来自意大利的面粉”,就真的比用本地的材料更为正宗美味吗?

    也许是考虑到想传达的观点和触及面足够广,于是从世界美食——披萨开讲。

    

    发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披萨这种传统主食逐渐成为被国际认可的一种美食。从高档餐馆的餐桌到路边小店的橱柜,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那不勒斯披萨 via@wikipedia

    从那不勒斯出发,披萨开始抛弃最“正宗”的配方,拥抱新的食材,包裹起诸如菠萝、芥末、蛋黄酱、麻婆豆腐等食材,在当地安身立命,焕发新的光彩。

    

    

    

    David在片中造访了一家位于东京的披萨店,餐厅主厨更是以寿司为灵感,大胆地用蛋黄酱、玉米以及吞拿鱼制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和风披萨。

    

    

    然而,这样挑战权威的做法,在意大利正宗披萨协会(没错,就是有这么个协会)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

    他们追求最原始的工艺和做法,指定San Marzano番茄和Campagna Buffalo mozzarella 水牛芝士,或者"Fior di latte " (牛奶之花)芝士,甚至连面粉,都必须源自意大利。

    

    把这种“正宗”的传承看做制作披萨的金科玉律,以至于对任何试图改良这种食物的人嗤之以鼻。

    

    抱着“坚持正宗,是否就失去创新;提出改变,是否在抗衡传统?”这一问题,David穿梭于各执己见的披萨店中寻找着答案。

    但或许在这种眼花缭乱的美食碰撞的过程中,只有放下偏见与偏执,才能专注食物本身的美味。这时,是否“正宗”,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中餐馆综合征?

    EP7 炒饭

    如人类学家皮埃尔·范登堡所说,“食物不仅可以加强族群内部的联系,还是增进两个族群间交流最有裨益、最为简单的桥梁。”

    不同的移民群体把各自的族群食物带到了美利坚这片自由的土地上,交汇融合成了丰富而富有生机的美式饮食文化:意式披萨、越南法裔的小龙虾、美式中餐等等。

    

    

    但与意大利菜在美国的待遇不同,提及中餐,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在美国经过改良的中国菜——左宗棠鸡、春卷、炒饭这样的食物,而多少年过去了,它们依然总是被与“低廉”、“不卫生”、“MSG(味精)”等印象联系在一起。

    

    甚至在片中展开的一个调查中,美国白人依然对中餐有一种固执的偏见:

    

    

    打脸的是,当他们吃完含有更多味精的零食之后,却不会有这样的反应。(请问脸疼吗?)

    

    

    David寄希望于20、30年后,80后、90后的美国人能够像对待意大利菜那样,更立体、无偏见地接受亚洲菜、中国菜。然而同桌的一位朋友却犀利地点出了中餐不会成为主流的真相:因为意大利人是白人啊!

    

    这些看似寻常的菜式和访谈,涉及的话题却非常有深度和广度。

    一道酸酸甜甜的糖醋肉,是中餐向英美口味的妥协,可能源于语言的隔阂、美国人在中餐领域的盲点,可能源于华人移民积淀下来的偏见,也可能源自于美国社会对移民族群的种族歧视。

    

    

    食物既是我们追寻血脉的凭据,又是当下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在接纳与开放上,美食也许可以尽一份力。“稍微对身边的事物多些同情心,与这种倾向做抗争。”

    或许在这份抗争的努力下,20年后的亚裔,便不会再为自己爱吃的卤肉饭、泡菜遮遮掩掩,承受一种莫名的羞耻。

    

    剥开美食的糖衣炮弹,这部纪录片想给观众讲述的事实有很多,想传达的观点有很多。它不仅给予我们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官冲击,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的空间。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这不是一部简单轻松的美食纪录片。正如它的片名所指,它有点“沉重”、“不中看”,但绝对算得上“好吃”。

    你们看过的

    最有意思的美食纪录片

    又是什么呢?

    -End-

    (bilibili视频网站有全片资源)

    编辑 | 菜心

    图片 | 来源于《Ugly Delicious》和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 | yami@yami.ren

    或者你还想看

    《立冬分明是吃货的节日》

    《快!用我的拿手菜镇住这孩子》

    《是时候让你见识真正的山东煎饼了》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