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社区动态 >> 正文

智庫席勒研究所舉行"一帶一路"倡議給于美國機遇研讨會

发布日期:2019-06-18 00:00:00

【美新社劉骁宗洛杉矶報道】6月15日下午,國際知名智庫席勒研究所(The International Schiller Institute)于Glendale市立中央圖書館舉行『中國“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倡議給于美國的歷史機遇』研讨會。

受到主辦方邀請,中國駐洛杉矶總領館副總領事施遠強、中美論壇委員會委員陳立家(Richard Chen)、席勒研究所研究員及翻譯專家丹尼爾·普拉特(Daniel Platt)擔任此次研讨會發言嘉賓。

比利時駐洛杉矶總領事Henri Vantieghem、肯尼亞駐洛杉矶總領事Stephen Lorete、聖蓋博市市議員廖欽和、社會活動家莫琳·卡尼(Maureen Calney)等官員、社會領袖、學者等近百位賓朋出席當天的活動。

國際知名智庫席勒研究所創始人暨主席黑爾佳·策普·拉魯什(Helga Zepp-LaRouche)女士通過視頻向參加研讨會的各界來賓表示歡迎,同時也指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不僅給各參與方帶來經濟繁榮,更是21世紀和平進程的堅實基礎,為避免戰争沖突提供契機。

拉魯什女士也指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共赢作用已經在非洲、中亞、南美等地展現,她認為,同樣的,也可以給美國新時代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機會。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增進國際合作、推動科技取得突破,還推動了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加強了參與國之間、民眾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對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她也十分堅定的相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将繼續健康發展,最終成為一座真正的“世界大陸橋”。

中國駐洛杉矶總領館副總領事施遠強首先從張骞出西域開始,講述中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的内容細分為五個目标領域(五通)、三個原則、一個願景,副總領事施遠強為來賓們一一分析。

副總領事施遠強也為來賓們提供了歐洲、中亞、和非洲的成功范例,在最後,也點出了現階段、中美之間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合作共赢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駐洛杉矶總領館副總領事施遠強闡述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的内容:五個目标領域(五通)、三個原則、一個願景。

五個目标領域(五通):1)文化交流與合作;2)長期基建政策協調;3)設施連通性;4)貿易和投資;5)促進金融一體化。

三個原則:

1)廣泛的咨詢(Extensive Consultation)意味着在平等和自由意志的基礎上,通過協商來解決對所有人都很重要的問題。這一原則強調平等參與和充分協商的過程,以便在理解上達成共識,實現合作的趨同,并制定共同發展的重點。

2)共同貢獻(Joint Contribution)意味着所有各方都是平等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分擔各自的責任和風險。

3)共享利益(Shared Benefits)意味着要考慮到利益和利益合作伙伴,尋求其他國家的利益融合,擴大共識,從而實現雙赢、共赢的結果。

一個願景:

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Global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是最高目标,雖然由中國提出倡議,但“一帶一路倡議”的理念屬于全世界和全人類,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平台,也是參與方各方共同打造的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倡議”也被聯合國、G20、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機構和組織的文件收錄。

“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幫助中歐高速鐵路通車,建成新的陸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幫助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及配套設施建成,讓老瓜達爾港變身海港樞紐。

“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幫助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别克斯坦的高速公路通車。


“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幫助非洲肯尼亞Mombasa通往首都Nairobi的火車開通。


中國駐洛杉矶總領館副總領事施遠強在最後,點出了現階段、中美之間在“一帶一路倡議(BRI)”框架下,合作共赢的機遇和挑戰。副總領事施遠強指出:

1)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和美國的合作确實有基礎和潛力。通過BRI項目可以為美國公司提供機會,比如Honeywell International已與合作伙伴合作推進石油開采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天然氣開發。通過BRI項目也可以為中美兩國提供更多機會,BRI改善了基礎設施和投資的狀況,在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很多來自與這些國家的經濟和商業聯系,可以幫助美國受益。中國和美國也可以在一些國家開展三方合作,在環境保護,醫療保健,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2)中國和美國面臨的挑戰是什么?雙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中美貿易糾紛、華為事件,為兩國關系籠罩陰影。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外交關系在過去的40年里,這種關系經歷了重要和歷史發展,中國和美國已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伙伴和主要外資來源地。這對經濟增長、改善兩國人民的生活做出重大貢獻。中國制造產品幫助美國家庭每年平均節省超過850美元;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對中國的出口支撐了10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


3)中美兩國享有更多共同利益而不是差異,應該開展更大合作而不是摩擦。中美兩國的利益是如此緊密交織在一起,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離開對方。

4)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從高速的成長轉為高質量的發展。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和增長最快的中產階級,產生巨大消費需求和有競争力的產品消費已成為最重要的經濟引擎,連續六年增長。同時,中國也在向外界開放更廣闊的市場,并通過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證明,包括:降低關稅,增加市場准入,改善貿易便利化和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等。

5)中美之間的巨大潛力來自中美之間次國家層面的合作。這包括50對姐妹省/州,和兩國之間的227對姊妹城市。在過去十年中,美國所有50個州服務出口到中國,都保持了三位數的增長,其中48個州,出口中國的貨物也有顯着增長。中國是美國44個州的商品出口第一大市場,以及49個州的服務出口第一大市場。兩國間每年雙向旅客訪問量超過530萬次。每天有超過14,000人在兩國之間飛行,為工作,學習,和休閑忙碌。2018年,超過36萬名中國學生就讀于美國的大學和學院,使中國連續9年成為美國第一大國際學生來源國。

副總領事施遠強強調,中方堅信雙赢合作始終如一是兩國關系的主題,兩國關系的未來在于合作信心,使用勇氣和智慧面對大家的分歧和摩擦,有平等的坦誠對話合作伙伴,盡可能避免沖突和對抗。中國長期以來做出了明确而堅定的選擇。中國随時准備與美國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擴大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理差異,建立中美以協調,合作,穩定為特征的關系,為世界各地的人民和中美兩國人民帶來更大的利益。

中美論壇(US-China Forum)委員會委員陳立家(Richard Chen)發言指出,人盡皆知的、1948年開始的“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也就是被官方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對被戰争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陳立家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說是自美國“馬歇爾計劃”之後,另一個能夠帶動世界經濟復興的重要計劃。如果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獲得世界各國的接受,在各地取得成功的話,其規模及影響力甚至會比當時的“馬歇爾計劃”還要廣大和深遠。


陳立家同時也指出,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因為沒有進行足夠的經濟、政治分析,及可行性計劃等研究工作,中國與斯里蘭卡和馬來西亞的一些合作項目出現問題。在未來,這些失敗的教訓也可以變成成功的經驗。


席勒研究所學者及翻譯專家Daniel Platt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首先呼吁包括美國在内的世界,應該正視中國的崛起;而不是以單極霸主的姿态,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和崛起,

Daniel Platt也指出中國和美國在各自歷史上有不少共同點,也曾經為抗日戰争并肩作戰過。在當今時代,中美兩國有眾多共同的利益,并已經在許多方面開展合作。西方國家、特别是美國,應該抛棄零和博弈的思維,交流合作,互惠共赢。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分别在歐、亞、非、南美洲大陸落地,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Daniel Platt呼吁美國抛棄對立,擁抱友誼,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積極合作,共謀發展。

比利時駐洛杉矶總領事Henri Vantieghem

肯尼亞駐洛杉矶總領事Stephen Lorete




来源:美新社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