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4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日本战国史的魅力何在

发布日期:2019-09-07 00:00:00

    文章来源: 萧西之水|青年维也纳(ID: YoungVienna)

    

    日本战国史的魅力何在?

    

    萧西之水

    在这个有趣的时代,日本人是怎么生存下来、如何继续走向下一个时代呢?

    

    应该说,自从2008年山冈庄八小说《德川家康》引进出版以来,中国国内对日本战国时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日本历史文化作家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光荣公司的《信长之野望》等游戏更是愈发普及。十多年来,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乃至青年读者提到“天王山之战”、“小田原评定”、“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这些梗已经不觉新奇,这确实是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图:游戏中的小早川秀秋漫画像,这位临阵倒戈的“关原战神”已经被“玩坏了”。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日本战国史这段发生在日本,又发生在古代的历史,到底对我们现代中国人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非要扯意义的话,倒也不是不能说上几句:日本近现代史是日本古代史的延伸,了解日本古代史,不但有助于了解日本近现代史,也有助于了解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但估计大家也随着了解日深,如今肯定也越来越能明白,了解历史原本就不应抱有太多的功利目的:闲来无事,手捧一卷书,徜徉在历史海洋中,打发一个闲适的午后时光,或是睡前看上两眼书,本就是一种快意人生,这快意本就不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快意自身就是目的。

    快意在何处?便在体味他人的人生选择。

    自古至今,客观环境一直在变,但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模式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很多人之所以对历史缺乏“共感”,主要原因依然是缺乏代入感,很难理解某个历史人物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更不明白做了这些事情会导致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想让更多人喜爱上历史,就必须重塑彼时的权力格局,了解具体某个人的心路历程,详尽介绍该地的文化习俗,那么便能理解一个人物为何做出那种人生选择。毕竟,所谓“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这些语句无非是以后人之眼做出的分期形式,本质上,毎一代人都平等而普通。

    

    图:川中岛古战场公园的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一骑讨”雕像。笔者(萧西之水)新书《日本战国武将记》之中也有着一些笔者前往日本拍摄的战场实景。

    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史记》才会选用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主角记录历史。虽然这种记述方式也难免重复之处,却能从不同视角看待同一件事,千人千面,亦是美妙的体验。当然,也不是每段历史都适用于纪传体,只有当人物性格与历史脉络较为明晰,撰写者又具备相当的文学素养,才能创作出“无韵之离騷”。

    就日本战国史时代也确实更适合采用纪传体。一来,日本战国时代的战场分割较细,同一时间点常会发生多个独立的战役与政变,若采取编年体记录,恐怕会有些零乱;二来,因有大量文学、影视作品与游戏的铺垫,战国时代各大武将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很多日本史爱好者的日常谈资;三来,日本战国时代的政治势力多以家族为主要传承模式,对于初窥日本战国史的读者来说,了解名将及其家族传承,自然能显著降低学习门槛,有助于迅速了解战国史的主要人物及其事略。

    

    图:日本战国前期的1506年,同一时期经常会爆发许多事件,且互相之间不一定有明确联系,这为编年体书写方式带来了很大麻烦。

    提到"战国",国人难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旷日持久、动輒阵兵数十万的大规模战争,不过就日本而言,战国时代虽然战事频仍,但战争烈度却称不上多高,经常只有数千人数万人规模的士兵对阵,因此被揶揄为“村长战争”。

    这种现象固然与战国时代的日本人口稀少、战场分散、山脉纵横有关,但同时也与日本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有关。

    日本的战争自古以来烈度都很低,大军交战与平定盗贼之间的界限从来不是很清晰,因而战国前期的大部分战役均夹杂着政变、“讨贼”等任务;中期的很多战役中,占据要地的中小型豪族为了保护领地安全、而在两大诸侯之间来回摇摆的事例数不胜数。直到进入织田信长时代以后,战国历史才算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战役规模也陡然增加。再到日本军队在朝鮮王国战场上经历前所未有的惨烈战争之后,其军事战术与技术才得到了提升。但即便如此,徳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其取胜的关键点依然在于政治拉拢而非军事作战。

    

    图:日本战国的最终胜利者德川家康,也被戏称为“老乌龟”。对他的认识与理解也是许多中国人开始接触日本战国史的起点。不过有趣的是,比起军事战术而言,德川家康更擅长的是政治拉拢,这也是他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所在。

    可以说,日本战国史很好地体现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名言,而战国史最为精彩的部分也并非后人浓墨重彩描写的各大战役,反而是前期天下大乱如何收拾,中期地方豪族之间如何拉锯,后期各大诸侯之间又如何纵横捭阖的场景。

    日本战国史与其说是一部军事史,更像是一部政治史,其间最有趣的,便是日本各级武士如何结成“主从关系”(上下级关系);乡下大名如何靠着多年经营在某一地区逐渐立足,如何统辖群臣,如何建立高效的统治制度,又如何时不时以“挖墙脚”的方式撬动对手阵营。如果想深入了解到日本战国史的背后元素,这些与政治相关的谋略与手段都会是很好的方向。

    更重要的还在于当时人的思想。现代中国人对日本武士的印象,基本都与“武士道”这个概念有着深入联系。但事实上,现代人理解的“武士道”是1899年哲学家新渡户稻造在日本古书基础上、提炼与西方骑士精神相近的部分总结而成,本质上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为了争取西方人认同的一种理论工具,与历史上实际存在过的武士价值观并没有直接关系。

    

    图:新渡户稻造在1899年为了向西方人说明日本文化而撰写了英文版《武士道》一书,成为日本文化向西方传播的关键书目。

    从实际历史来看,由于日本没有长期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危险,武士在诞生时期兼具“警察”、“军队”双重属性,甚至“警察”属性还要更强一些,所以同辈武士之间基本都是相对平等的关系。需要站队时,武士选择阵营并不是基于一种“忠诚”的义务,更多是基于“志同道合”的向往,所以在室町时代乃至后来的战国时代,武士改换门庭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一家分为多个分支也十分常见。正如日本战国末期武将藤堂高虎所言:“武士一生不换七次主君便非好武士”,改换门庭、服从强者不但不是“叛逆”的象征,反而是“胸怀大志”、“良禽择木而栖”的表现。

    对于中国历史爱好者而言,最熟悉的人物关系模式要么是中国式的森严等级关系,要么是欧洲式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然而日本战国时代却并不属于二者的任何一方,武士与武士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绝对忠诚”与“黑暗森林”之间的矛盾统一体,大家都游走于“忠诚”与“良禽择木而栖”之间的灰色地带——那么在这个有趣的时代,日本人是怎么生存下来、如何继续走向下一个时代呢?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