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9
网站首页 >> 生活采风 >> 正文

琴台客聚:「出走」與「不出走」

发布日期:2020-01-18 00:00:00

 ■八月毒陽,桃花源外沒「漁人」,商店冷冷清清。 (作者 攝)

黃仲鳴

 在旅途中,看盡山山水水,看盡古典和繁華。漫步鳳凰古城的青石板路上,我忽然想起余秋雨的一番話來。

 他說,不喜歡做關在門內的書齋學者。因為,他曾在那個領域作過一些事,寫過一些書,後來覺得和發展中的社會關係不大,反而產生許多複雜的人際關係;於是他「出走」,即走出書齋也。理由是,要去認真考察、去尋找曾在課堂裡、書本裡看到的東西。在尋找的過程中,余秋雨的感受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於是據案表達出來,就有了一篇篇的文章。

 這番話出自何處,我記不得了,旅途中又難以求證;但影響我很深,常徘徊於腦海。所以一有機會就去旅行,去尋找、去印證我曾經在書齋裡看到的事事物物。而余秋雨那一篇篇的文章,就是他的「出走」結集:《文化苦旅》、《行者無疆》等等。

 相對而言,所謂「書齋散文」,指的是沒有什麼生活體驗的文章。在香港,董橋可算是個中翹楚。早年,他刊在報上新聞版的文章,「新聞」味很淡,也沒有什麼經國論世、針砭時弊、述說人間不平事。雖說時事,只不過借此而澆胸中塊壘和記人憶事,行文都是文縐縐的,不慍不火。近年更把自己「封閉」,只寫些自己的嗜好、交遊、懷人和憶往。雖然如此,他文詞之典雅,在香港作家中,堪稱「首屈一指」。

 同遊諸友都是文圈中人,有說:「我們常旅行,為何作不出余秋雨的『出走』文章?」我笑道:「學養不足啊!」不錯,無論「出走」的文章、書齋裡的文章,如果「學養不足 」,又怎能寫出那濃濃的文化味?

 老實說,當我遊桃花源時,我就想:陶淵明筆下的「武陵漁人」,就是在這裡找到的「世外桃源」?我看過有人作過這樣的考據,記憶中,陳寅恪就寫過。如果循這條思路去探訪桃花源,加上現場的考察,必然是一篇遊記、學術融合的散文。可惜,旅遊地點是臨時下棰的,未克搜集資料。

 又如當我遊沈從文故居,導遊指茪@張舊桌說,這是沈從文伏案寫《邊城》的地方。我腦海立生疑惑,不可能吧?沈從文十多歲就從這裡「出走」從軍,一九三○年代才寫出《邊城》。莫非那個時候,沈從文已回歸故里了?這種種疑問,在旅遊中往往湧上心頭。於是下決心,回去後一定躲在書齋裡,尋找真相。

 我相信,無論「出走」抑或「不出走」,「書齋」是一定要「躲」的,要「窩」的。余秋雨從書齋走出來,令他有更多的感受和體驗,但也要回到書齋,蒐集資料才寫出那些「大氣」文章。如果不回到書齋,他的「硬傷」必定更多,便會受到很多學者文人的批評。

 回到頭來說董橋,他的文章雖屬「書齋散文」,但一樣是「出走」而來。他訪書畫、搜古物,甚至交友、早年的遊學經驗,都是「出走」的收益。

 我對友說:「做不成余秋雨、董橋,不可歸咎於『出走』與『不出走』,而是沒有他們的才學、才氣、才情。」

来源:香港文匯報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