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19
网站首页 >> 生活采风 >> 正文

琴台客聚:文章自古多奇禍

发布日期:2020-06-18 00:00:00

 書中錚錚風骨的文人,讀來令人致敬。作者提供

黃仲鳴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香港有份小報《探海燈》,以爆政海秘聞而風行粵港。該報有兩大主筆,一為黎工佽,另為蘇守潔,俱是當時報界的風雲人物。黎工佽正職是《工商日報》總編輯,他只為《探海燈》撰稿而已。蘇守潔筆名豹翁,不僅寫政論雜文,還擅以文言寫小說。

 《探海燈》在兩大勁筆的支撐下,銷路極佳,被封為「小報王」。黎蘇二人專揭廣州黑幕,得罪政界要人不少,雖屢受警告,仍照寫不休。一日,黎工佽離開《工商日報》報館,竟受槍擊,死於血泊。其後不久,蘇守潔突人間蒸發,不知所終;後據傳,他在廣州被綑綁巨石,沉於白鵝潭。兩人之死,真兇難覓,然為筆惹禍,則是共識。

 報人被殺,不獨香港;莽莽神州,早已流行。一九一五年,黃遠生被暗殺於美國舊金山;一九二六年,邵飄萍被殺於北京;同年,林白水亦遭捕殺;一九三三年,楊杏佛被槍殺於上海;一九三四年,史量才被暗殺於滬杭道上。至於為言論而以身殉的名士,如聞一多,如李公樸等等,天人聞之,莫不共憤。近讀傅國涌的《追尋失去的傳統》(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二○○四年十月),對這些殉難者,有如下一番話:

 「暴力、殺戮是人類的天敵,也許它能逞於一時,但蔣介石殺害楊杏佛、史量才、聞一多、李公樸……和袁世凱殺害宋教仁、張作霖殺害邵飄萍、張宗昌殺害林白水……一樣,把他們自己的名字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因為思想觀點不同而任意剝奪生命是與人類文明不相容的,是反人類的行為。」

 傅國涌所追尋的「傳統」,就是「文人論政」的傳統。這種「傳統」,是否已經「失去」呢?且看傅國涌解釋:

 「從王韜到儲安平,構成了中國知識分子『文人論政』的傳統,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下,這一鏈條終於斷了。」

 所以,他要追尋。追尋中國「文人論政」的五個「特徵」:一、公正、客觀、理性;二、論政而不從政,公開批評而不介入權力之爭;三、富有責任感,勇於負責的精神;四、感人至深的愛國情懷;五、筆鋒常帶感情。

 「文人論政」每帶來囚牢或殺身之禍,我想,五個「特徵」之外,還須加上「不怕犧牲」這一條。

 這書值得一看。書中除為上述諸文人立言外,還說及魯迅、傅斯年、費鞏、王韜、梁啟超、張季鸞、胡政之、成舍我、王芸生、徐鑄成、范長江等。正如謝泳在〈序〉中所云:「這本書是另一種新聞史,是一本有個人風格的新聞史。」這還可說是有關報人的言論史吧。

 回到文首的黎蘇二君,他們的「言論」,還須有心人去發掘、研究。畢竟,他們都是在惡勢力下的犧牲者。

来源:香港文匯報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