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4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唐三彩的独到之美,揭秘唐朝生活

发布日期:2020-07-31 00:00:00
    引言唐朝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作为一个集合多民族特性的朝代,他拥有盛大而绚烂的美丽,艺术品位也带有时代的特点,而唐三彩作为唐朝的代表作之一,同样令人移不开目光。

    研究唐三彩的艺术形态,有助于我们了解唐朝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形态有所帮助,更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唐朝,作为陶瓷烧制的巅峰,唐三彩集合了人文,经济,审美于一体,让我们目睹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诞生于世。

    
    唐朝贵妇

    一、唐朝经济空前发展,增加精神需求李氏王朝经过了贞观之治后,经济和文化空前发展,当时的百姓生活十分安乐,手中有钱有粮,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长安都城虽然繁华,物质需求虽然满足,当时精神需求却稀缺,就在此时,唐三彩应运而生。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

    这是唐朝在贞观初期的经济状况,百姓生活安定,民物丰沛,而且还有周边蛮夷投降的人,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唐朝慢慢地走向鼎盛时期。

    到了玄宗时期,唐朝走向了开元盛世,为唐三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朴实无华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规律的生活充满了枯燥,唐朝人民的生活开始向奢华转变,每个节日都载歌载舞,日夜不息的庆祝曾经上元节的盛况仿佛历历在目。

    “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观灯。”

    
    上元观灯

    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耽于玩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催生出唐三彩这种有着浓墨重彩的艺术形态。

    作为陶瓷艺术品,他并不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物,而是用作另外一个用途——陪葬,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浪费的行为,但是在当时却十分常见,王公贵族都以有唐三彩陪葬为荣,为了遏制这样的奢靡之风,唐朝甚至出台了明文规定限制唐三彩的陪葬规格。

    “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

    可见在当时,唐三彩在当时的发展空前盛大,不单单是贵族,甚至百姓都效仿。

    二、唐朝民族交流增加,开启审美风暴其实唐三彩并不起源于唐朝而是起源于南北朝,在南北朝就已经有了烧制技术,但是在当时却没有流行起来,主要是对工艺的要求以及花费比较巨大,但是到了唐朝之时,物阜民盛,百姓比较有钱,愿意将银钱花在这种技艺上。

    唐朝的鼎盛发展同样也让多民族融合,在长安的街头,能够随意见到胡人。刚开始,百姓对于他们的存在,还比较稀奇,随后,便淡然处之了。胡人同样带来了文化的延续,胡人文化和汉人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唐三彩的发展,作为天朝上国的百姓,自然需要珍贵而精致的物品,来彰显生活之繁华。

    
    唐三彩

    “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象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动,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若无禁制,奢侈日增。”

    王宫贵胄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无匹,常常将自己的琳琅珠宝展现于人,但是这种在生前的彰显还不够过瘾,想要在死后,保持同样的富贵生活,他们更是将唐三彩作为陪葬,上层官员的喜好影响下层官员,下层官员影响平民百姓,最终他们都为自己有这样的墓葬而奋斗,这种攀比之风,自上而下,由内而外,不能断绝。

    唐三彩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流行起来,生前身后名,在当时为唐朝人所追求。唐三彩其实正是一个盛世的缩影,正是因为文化,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才令得唐三彩在墓葬文化中大放异彩。

    三、唐朝艺术追求多样,多元社会形成现代出土的唐三彩形态各异,对于细节雕刻的十分精致,品类丰富,基本上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都有雕刻,人物俑和动物俑占到了大半。最大的特点就是器质精美和细致入微,我们甚至能从上面看到各式神态,这在古代也是十分难得的技术。

    “俑者謂有面目機發。似于生人者也”

    这是在《唐会要》中,对于陪葬俑的评价,面目神态清晰可辨,和活着的人非常像,可见唐三彩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写实的。

    
    贵妇俑

    雍容优雅的贵妇,契合唐朝审美

    唐朝的美人大多丰满,这是我们唐朝遗留下来的绘画和文章中得出的结论,而唐朝墓葬的唐三彩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雍容优雅的贵妇俑,体态丰腴,色彩艳丽,真实而又慵懒的形态,好像她就生活在我们面前一样,只是一个静态陶瓷,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唐朝的审美。

    这种具体而直接的形势远远超过了书面所描述的美人,这并不是通过我们的想象而索引出的美人而是像照片一样真真正正的存在。

    而在同一墓葬中发现身姿袅娜的侍女,更是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生活。对于贵族来说,墓葬不仅需要器物,同样需要有人伺候自己,所以才会出现侍女俑。

    
    动物俑

    栩栩如生的动物,展现社会风貌

    动物俑在陪葬中也是一个特点,马和骆驼在陪葬俑中较为常见,这并不是因为马和骆驼的制作比较轻松,而是因为这两种动物极具代表性。作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动物,马的价值无可替代,同时也十分贵重,所以它才能在墓葬中脱颖而出。据分析,俑葬中的马并不是普通的马,而是能征善战,耐力强悍的战马,并且在刻画方面非常的独到,肌肉线条清晰,让人不由得向往它在当时的神骏。

    他们之中形态各不相同。或嘶鸣,或奔跑,或悠然,形象的逼真充分的反映了当时工匠艺术的巅峰。

    骆驼俑的出现则说明,在唐朝时代,各民族就出现了大融合,因为如果是封闭性的长安,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长安。大唐与西域的交流,可能比我们从书上了解的更加深刻,墓葬群中出现骆驼俑,比出现马更加让人新奇,这是唐朝国力强盛,多元社会的一个雏形。

    姿态各异的胡人,多元社会巅峰

    在人物俑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胡人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外国人,当时的唐朝长安街头上,像是我们现在一样,有许多外国人的存在,在唐朝民众的眼中,这都不足为奇。他们和长安人长相丝毫不同,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胡人俑作为陪葬呢?

    
    胡人俑

    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在唐朝墓葬中的胡人俑,其实是胡人自己的陪葬,当时民族融合,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凭借着丝绸之路,大唐人已经能够去往很远的地方,那么这些地方的人同样可以前往长安,在见识过长安的繁华之后,他们留在了长安,并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

    长安留住了他们的脚步,他们享受在长安的生活,所以最后死在长安的时候,也跟随着长安的文化,在选择自己的陪葬品只是选择了制作和自己长相相同的胡人俑。

    胡人俑的制作方法和其他的陪葬品并不相同,其他的俑件更注重神态的刻画,栩栩如生,而胡人俑却更多的表现了肤色,衣着,配饰等方面。这些特点都拥有很强的文化印记,一眼就可以区别汉人和胡人的不同。

    这些胡人俑亦可以证明大唐盛世的存在,并不是我们书中记载的夸大,而是确有其事,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甚至是世界的中心,当时的中华民族是十分耀眼的存在。

    满目琳琅的陪葬,造成社会负担

    唐朝的鼎盛从唐三彩中得以印证,这一切都和书中相吻合,唐人的生活水平甚至达到了我们现在,这在农耕社会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唐三彩

    纵使当时的唐人十分有钱,这样庞大而绚烂的陪葬也造成了当时社会巨大的负担,人人都想炫耀,想要攀比,从而使得心血都投入到墓葬之中,这也是对但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这种不好的风气,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走向,由于从贵族到平民都沉醉于这种奢华之风,导致没有人意识到后期唐朝的衰落,这正是其中的可悲可叹之处。

    结语:唐三彩在我们历史文化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仅体现了一种审美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展现给我们唐朝的生活以及经济,这就像是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让我们醉心于其中。这是一种技艺的巅峰,更是一种人文的巅峰,他影响了后世对于美的追求。

    唐三彩作为墓葬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以及历史风貌,这种对于美的追求和力求精致的思想,同样延续到现在审美当中,增加了我们现代审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新唐书·食货志》

    《唐会要》

    《唐令丧葬令》



    来源;历史揭密档案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