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4
网站首页 >> 谈古论今 >> 正文

贾谊《过秦论》,有赞美秦始皇之意吗?

发布日期:2021-01-06 00:00:00
    贾谊《过秦论》,有赞美秦始皇之意吗?

    汉代贾谊的《过秦论》,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选做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一些精彩段落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最精彩是描写秦始皇这一段——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读到这里,我们无不为语言的气势、秦始皇的威武所震撼!奔放跳跃、工整排比而又渲染夸饰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叙写了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南征百越、北逐匈奴、威震四海、不可阻挡的宏大气势和赫赫战功!让人不禁发出惊叹:厉害啊,秦始皇!

    同时,又让人疑惑:文章题为“过秦论”,谈论秦朝的过失。怎么在这里浓墨重彩、激情洋溢地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呢?这不是“文不对题”了吗?

    其实,这不是“跑题”,而是一种高妙的艺术手法,叫做“反衬法”!

    何谓反衬?就是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或以正衬反,或以反衬正。在《过秦论》中,以秦始皇的威震天下的英雄气势,与后面陈胜吴广的贫穷、落后、卑贱形成鲜明对比,而英雄竟然被弱民所推翻,突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主题!

    从艺术效果看,是谓“欲抑先扬”。秦始皇的英雄形象越高大,就越衬托出其失败之惨,灭亡之速,就越能显示其失败的不应该!就越能突出抛弃仁义的危害性,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换成通俗的话:秦始皇啊,你踏平六国时真厉害呀!你统治天下时真威风呀!那六国的精兵良将都干不过你呀!但是,你得了天下后不施仁义,一味暴虐,就会被扛着锄头、拿着木棍的陈胜吴广所推翻啊!

    与贾谊《过秦论》手法相近的,还有李白的《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读到这里,都以为李白是在热情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英雄气概,真是写活了,写绝了!这种高大威猛的气势谁能阻挡!谁不惊骇!

    但是,且慢!你往下读,就能看出李白的本意: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还?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原来,李白是用反衬手法,讽刺秦始皇,在声势浩大地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不惜民力,穷奢极欲,劳民伤财,修骊山墓已显败亡之兆,却还想让徐福采长生不老之药,最后落了个国破家亡,“金棺葬寒灰”的悲哀下场!

    贾谊和李白,对秦朝和秦始皇,不可能有赞美之词,有的只是批判和鞭挞!

    贾谊的《过秦论》,是汉赋的开端,文学色彩比较浓厚,艺术手法比较高妙,一些夸张、浪漫的语言,往往给肤浅的读者以错觉。那么,贾谊还有一篇给汉文帝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毛主席称之为汉代第一政论文。该文可没有夸张修饰,咱们来看看该文是如何评价秦朝和秦始皇的:

    《管子》曰:“礼义廉耻,是为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秦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而殷受之;殷为天子,二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无它故矣。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无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

    贾谊给汉文帝写这篇《治安策》时,痛哭流涕,扼腕叹息,对汉朝不安定的弊端,逐条痛陈,大加挞伐,主旨可谓“论汉之过”。却又情不自禁以秦朝的失败作为反面镜鉴,来惊醒贤良仁爱而又经验不足的汉文帝!

    这里面,有半点歌颂秦始皇的影子吗?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