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张泠:布达佩斯大饭店

发布日期:2021-09-24 00:00:00

一九四二年,流亡于巴西的奥地利犹太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与妻子自杀。之前一天,他将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书稿寄给出版社。同年,此书先后在瑞典和英国出版。六十多年后,美国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偶然读到茨威格的书,一发不可收,通读作品,得来灵感,在德国拍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二○一四)。此片在柏林电影节获银熊奖,也为美国影评人大加赞扬。安德森向茨威格致敬,为一种已逝的旧欧洲上流社会的优雅与荣耀,浪漫化的感伤。这令人想起王家卫《花样年华》向刘以鬯小说《对倒》致敬,感怀一种旧上海的风雅。

茨威格与电影的关系可谓渊源已久,至今有十几部电影改编自他的作品,最著名的恐怕为德国导演马克斯.奥菲尔斯在荷里活拍摄的《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九四八),及意大利导演罗西里尼执导的《不安》(一九五四)。

安德森的作品一贯娴熟于美国中上阶层知识家庭习惯的价值观与幽默感,聪明俏皮,轻松自溺,无论《天才一族》(二○○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二○○九)还是《月升王国》(二○一二)。他超凡的视觉想像力和执行力令《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布景、色彩、光线、摄影、剪接、服装与表演都在他的幻想世界中美轮美奂,如精美奶油蛋糕或玩具屋。但因内在的空洞(无论史、战争与苦难的轻飘肤浅处理,还是人物情感之单薄剧情之陈腐),便显得甜腻及营养不足;也如塞满破棉絮的绣花枕头,花绣得诚然精美,不过是个仅供短期消遣的童话。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