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凤眼天下 >> 正文

法国姑娘助力上海抗疫:变身“翻译员” 化解交流“词不达意”

发布日期:2022-04-25 00:00:00

【侨报网讯】来自法国的26岁姑娘Clarisse Le Guernic正在上海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的一个小区里当志愿者。她法语、英语、中文都说得很流利,是弄堂里的“翻译员”,为外国居民化解一些日常交流困惑。

法国姑娘Clarisse(乐盖曦)在上海做志愿者。(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中新网)

中新社24日报道,尽管社交软件如今都带翻译功能,但并不完全达意。比如,微信群里说,“我们又有一个羊(音同阳,代指核酸检测阳性)了。”外国居民翻译后就很纳闷,“为什么我们小区又添了一只羊。”Clarisse就解释给他们听。

还有一次,一个外国人将翻译好的中文发到群里:“谁拿了我的快递?”但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有一个快递到门口,但好像不见了。”因为没有准确表达,邻居们有些生气,Clarisse赶紧跟他说,你还是用英语,我来翻译,不要直接用翻译软件,容易造成误会。

她邀请这些外国居民进了社区微信群,每当社区发通知的时候,她就在群里做“翻译员”,让外国居民也及时了解情况。

Clarisse的普通话讲得很好。12岁那年,学校开中文课,讲课的法国老师特别有趣,让她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门语言。大学时,她选了法国一所学校的中文专业;大学三年级时,来上海的复旦大学做交换生。

Clarisse说,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中文,可能是觉得中国发展越来越好,学了中文以后好找工作。但她从十几岁开始,就说自己想去中国生活,“一开始是好奇,慢慢我发现,我说中文比说法语更自信,不害怕跟陌生人交流,也可以随性做自己。”

Clarisse来自法国西部一个只有5万人口的海边小城市,刚到有2500万人口的大上海时,看到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原本她并不习惯。

但时间长了,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上海,喜欢这里的历史、建筑,还有上海人的热情,“有时候,走进一条弄堂,就像离开了大城市,停在一个小村子里。我把上海当成有很多个小村子,聚在一起。”

大学本科学习结束之后,Clarisse想留在中国,却发现有点难,“我学了中文,但这里的人都会,我需要其他工具。”

于是她继续念研究生,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在法国、中国两地学习。2019年毕业后,她成功留在了上海,和朋友经营一家小公司,工作内容与历史、建筑、旅游有关。她觉得前景乐观,因为疫情结束后,市场将更大,顾客将更多。

Clarisse有一个中文名,叫乐盖曦,“跟我的性格很配,我很‘乐’观。”

法国姑娘Clarisse(乐盖曦)和她养的猫,在她住的上海石库门建筑前合影。(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中新网)

她和朋友如今住在一个上海石库门建筑里,因为这里有她想要的理想生活:比较自由,自己创业,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经常旅游,除了疫情期间,她经常出门走走;养些宠物,她现在有一条狗、三只猫;可以开车,她有中国驾照;结交了很多朋友,不会让父母担心她只身在外……

“我的生活就在这里了。”她说。(完)

来源:侨报网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