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6
网站首页 >> 侨讯 >> 正文

专家:中国发展需要倾听侨胞声音,维护华侨合法权益

发布日期:2022-10-11 11:27:06

【侨报特约记者林霖10月5日报道】“作为横跨不同文化和社会的群体,侨胞始终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认为,在中国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倾听侨胞的声音,回应他们的需求,维护他们的权益。

为何要保护华侨的权益?张秀明给出答案:“华侨作为定居海外的中国公民,他们由于没有国内居民身份证,在中国国内工作生活面临诸多不便,不能平等享受中国公民的权利。因此,平等保护、问题导向是华侨权益保护的两个理念。问题导向是指围绕华侨切身的权益问题,在如房屋、投资、在中国国内的身份证明和身份认定等方面进行规范和保护,为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张秀明多年来从事侨务政策、国际移民比较等方面研究。在她看来,中国侨务政策和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维护侨胞权益的方式与时俱进。

9月17日晚,“侨联五洲,福泽四海”主题华侨歌舞汇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之心”海丝广场举行。(图片来源:中新社)

权益保护日益完善

张秀明指出,侨务政策和法律适用的对象涉及两个群体,不仅包括归侨侨眷,也对华侨在中国国内的权益进行保护,且越来越重视。

1991年1月1日,中国首部专门性涉侨法律《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简称“侨法”)正式施行。张秀明表示,这标志着中国的侨务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随着形势变化,“侨法”于2000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正。“侨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在维护侨益、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之相对应的是,1993年,《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发布并实施,并于2004年进行修订。

张秀明表示,目前,各地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条例。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近十年,随着外部环境和侨情变化,回中国定居养老、就业创业的华侨增多,他们在中国国内的权益保护诉求也日渐多元。在这个过程中,涉侨政策法规也日渐丰富,涉及领域日渐广泛,从出入境、定居、经济(如引进资金、引进智力、侨汇和捐赠、购房),到社会生活(如涉侨婚姻、就医、社保)等多个方面。

张秀明举例,在保障华侨捐赠权益方面,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相关法规、条例、办法,对华侨的慈善捐赠进行指导和管理。《公益事业捐赠法》赋予侨务行政部门对华侨捐赠的管理和监督权。地方层面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华侨捐赠公益事业的条例和办法。

地方层面不断推动向前发展

张秀明提到,近年来,侨务政策最显著的发展就是地方层面对华侨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大。2015年,广东省颁布实施了《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这是中国首部保护华侨权益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不仅广东、福建、浙江等传统侨乡,上海等新侨乡以及湖北、四川、贵州等中西部省份也陆续出台了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而全国层面的华侨权益保护法也在推动之中。”

另外,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张秀明也注意到,维护侨益的方式不断创新,特别是各种形式的远程服务平台,使得为侨服务更加便捷。比如,福州开通的福州海外110报警服务台,针对海外乡亲关注度高、涉及切身实际应用的居民身份证、户籍业务,推出“一码六办”服务……“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为侨服务、维护侨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完)

来源:侨报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