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30
网站首页 >> 各界社评 >> 正文

华言侨语:耶伦访华推“舌尖外交”,耐人寻“味”

发布日期:2024-04-07 17:22:46

财长耶伦4日抵达广州,开启其任上第二次访华之旅。除了与中方官员的会谈外,她的美食之行亦颇受关注。在她抵达中国前,便有媒体开始猜测“这次她会去什么馆子吃饭”。4日,谜底揭晓,耶伦访华第一顿去了一家中华老字号粤菜馆。餐厅工作人员透露,耶伦“筷子用得不错”,且其订餐时坚持要订大堂,开放式用餐,希望能更多感受餐厅的用餐氛围。

耶伦一行4日在粤菜馆内用餐。(图片来源:“玉渊谭天”视频截图)

耶伦的美食之行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她是一个出了名的美食爱好者。去年访华时她在北京的一家云南菜餐厅点了4份见手青的趣事依然为大家津津乐道。她还曾在访问北卡罗来纳州时自驾去小城“觅食”,甚至在访问意大利时等着特意为员工点的当地特色披萨外卖送到后才起飞回国。这些背后的故事让这位年过七旬的政客显得更接地气。

正如她在此次访华前所言:“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是我工作的一个关键部分,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食物和当地餐馆。”

美食向来是外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福布斯新闻网曾刊文称,食物和政治始终交织在一起。最好的例子之一,或许是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华为期一周的访问期间,中国举办的一系列晚宴。它让数百万在家中观看官方晚宴的美国人看到传统的中国美食。文章还称:“近50年来,尽管食物所承担的角色已发生改变,但在弥合文化鸿沟的过程中,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拜登访华时带火的炒肝店,还是习近平访美时与拜登率众开会吃巧克力,还是美中经贸磋商期间双方官员没有选择喝咖啡或茶、而是为找共同点都选择喝白开水,美食不仅能为严肃的政治活动增添一丝人情味,营造轻松的氛围,有时也是向对方释放善意的绝佳工具。

华盛顿大学2014年初曾开设一门新课《美食外交》,该课程的教师称,美食应当作为一种工具,来促进国家间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其实不仅是官员间的往来,近日多批美国青少年的访华之旅中,美食依然扮演着良好的沟通桥梁。而日常生活中,中国民众手中的那一份份麦当劳、那一杯杯星巴克,美国民众点的那一盘盘饺子、一碗碗麻婆豆腐,都是感受对方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途径。在美食面前,不谈“脱钩”,不谈竞争,大家都回归人之为人、探索世界的那份好奇心,拓宽着自己的认知。

国际政治中有很多术语都喜欢以美食作比喻,例如“胡萝卜加大棒”“合作的蛋糕”。“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国务卿布林肯此前引发争议的一番“餐桌菜单论”更是将政治的“丛林法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事实上,早在布林肯去年访华时,就有美国学者建议他在访问中加入一些非正式内容,比如在当地的早餐摊点买一份煎饼果子、并与当地人交谈。今年,继耶伦访华后,布林肯亦将再次到访中国,这位美国学者的建议仍未过时,期待布林肯也能走进一些中国餐厅,真正地坐在餐桌前,翻翻菜单,与当地民众聊一聊,或许对他的“餐桌菜单论”能有新的见解。(陈小雨

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NOTICE:THE VIEWS EXPRESSED BY CONTRIBUTORS ARE THEIR OWN AND NOT THE VIEW OF THE WEBSITE.

来源:侨报网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