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一笑 我的教育实践与思考(连载五)
调整文字大小:

作者:张鹤立
(照片说明:张鹤立女士于2015年出资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办了一场为中国残病儿童进行募捐的大型文艺演出。张鹤立在演出现场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诗歌《一个教师的自白》)

七、春花秋实

那些五岁多的小朋友,在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大多数过了千字关。如今,已经过了两个月,家长们开始陆陆续续地交费了。

我的天哪,一时间,我的口袋里居然有1200元的现金,这对我来讲,当时也算是天文数字了。这些钱在我的口袋里很不安生,总想要花出去才舒服;也恰好就在这时,已进入暑天。那一年还格外的热,虽然已经装了电扇,但家长们又开始提空调的问题了。可笑的是,我那年月根本没有见过空调,不知道它长的是高是低,是胖是瘦,只知道是一个大家都很向往的东西。

一天,偏偏来了几个陌生人,说他们是来卖空调的,一句话,正说到了我的心坎上;第二句话,就让我头脑发热。他们说,给某单位运空调多装了几台,所以想低价处理,给钱就卖。他们告诉我,在商店里卖几千元的空调,现在1200元就可以出手。简直是专说给我听的:恰好是我想买空调,还希望便宜,而且兜里恰恰有1200元,我的心动了。

拿出来看看吧,一个方方扁扁的绿盒子,比现在的手提电脑厚一些,这就是他们推荐给我的空调,而我也居然把它当成空调端详起来。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点警惕,也不是没有一点疑虑,我也担心这东西到底能不能用。卖家要的价都有水分,我还希望付更低的价钱。抱着这种心态,我一本正经地让他们给空调通上电,我要试一试。插上电源,果然,从里面吹出些不冷不热的风来。风怎么这么小?这能解决问题吗?还没有电扇的风让人感到凉快。我当时心里也画了个问号。卖者连忙解释说,开始都是这样,运转一会儿之后,慢慢就会凉起来。听了这种解释,我就不再追问,不再怀疑。经过讨价还价,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他们先把空调留下来,让我试一个上午。这段时间他们出去办事,中午回来,如果我认为可以,就把空调留下。当然,留一台也可以。如果认为不可以,他们再把自己的宝贝空调带走。前提是,我需要交订金,每台400元,3台刚好1200元。

我心中有一种自得和庆幸。我觉得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把事情办到这种程度,也应该算比较周密和完满了。而且,我有一种感觉,我认为,他们很可能会以那400元的价格将空调卖给我,那么用1200元买3台空调,这美事到哪儿找去!空调我虽然没见过,但的确听说过,它是价格不菲,没有几千块钱,连一台也买不下来。买东西砍价这样成功,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于是,就从口袋里,掏出我所有的血汗钱,把这3个绿盒子留了下来。

请大家猜猜,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想聪明的你,肯定会猜到吧。或者你也早已有过类似的经历,那就是,这几个卖空调的人,从此一去不返。后来才知道,他们所谓的空调,其实就叫冷热风,发挥的效应,远远不及一台电扇,在商店里连40元也卖不到,早已成了滞销产品。而我,居然给付了十倍还多的价钱—并且是我当时的所有,并且是付出了那么高的代价才获得的所有。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刺激。主要倒不是因为损失了一千多元钱。现在,我感觉最不能接受的,是我为什么会这么愚蠢,这么幼稚和天真。想来想去,就归结到一点:是贪欲使然。回想整个过程,对方不是没有破绽,不是没有疑点,包括在通电试机的时候,我就产生过疑问;当他们说这些空调是在出库时多装上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丝反感。但为什么都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没有深入地思考。因为,那时我已经被催眠,我已经不会思考,甚至不想思考,成了一个提线木偶。正如人们所说的,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你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现在,不是骗局没有破绽,而是我已经失去了识别破绽的愿望和能力。

后来听说,很多人也都有过与我同样的经历。那些骗子们,先用小便宜激起你的贪欲,让你头脑发热,让你利令智昏。于是,你大脑的分析判断功能就会失效,就好像被人家安装了自动控制装置,随那些骗人的家伙摆布。

看来,贪欲最容易给骗子留空子,占便宜的心理最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这也好,有了这次经历之后,我就提高了警惕,再也没有给这类骗子们提供得手的机会。

由此,我还认识到,最好不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阴谋,就是邪恶,就是骗局。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迟早会被这阴谋、邪恶和骗局所伤害。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对方的人品。如果对方的人品经不起推敲,那么即使他给你再大的让利,你也应该勇于拒绝。

再有一点,我们应该思考钱怎样花的问题。长时间被贫穷所困扰的人们,往往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那时,口袋里的人民币好像使他们吃了兴奋剂,使他们躁动,使他们不安,甚至使他们疯狂。于是,他们很可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为金钱所左右,所支配。

当时的我,虽然囊中只有那几两散碎银子,但已经烧到了如此的程度,觉得自己可以挥金如土了,可以享受那种购买的快乐了。这是一种投资,而投资的盲目,不理智,是可怕的陷阱,它已经让很多人倾家荡产,让很多企业一蹶不振。看来,在市场中折腾,赚钱很重要,而花钱同样必须慎重。

当我冷静下来,拍拍已经干瘪的口袋,又一次感到了经济压力。不过还好,那些小不点儿识字已经达到几百,可以进入复习、巩固和拓展阶段,怎么复习、巩固、拓展呢?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我还继续用故事提放法,增加他们的信息量、识字量,另外还专门辟出了一些时间将学过的汉字进行强化。

为了使复习效率更高,这时我又创造了一种“兄弟互认法”。

大家知道汉字有一种规律,凡是字形相近的字,字音也往往相同或相近,比如:青、清、晴、请,还有龙、笼、聋、胧,都有这个特点。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当我们认识了一些简单基本字,特别是独体字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规律,无师自通地把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读出来,十有八九不会错。我想任何有阅读经验的人,大概都做过这种尝试—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字你没有学过,但是你看它长得和谁像,于是你就大胆地读出它的发音,叫出了它的名字。不然,遇到一个障碍字就去查字典那太麻烦了,耽误工夫不说,还使阅读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再好的内容也没味儿了。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读长篇小说了,那时候的识字量至多三五百,可是一部《红旗插上大门岛》硬是让我读了下来。我那时靠的就是这种连蒙带猜的办法,猜错的时候不是没有,不过不会太多,因为那时我就不自觉地运用了汉字的这一规律。

我现在想从不自觉进入自觉,帮助孩子尽早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和运用规律,帮助他们尽快获得阅读能力,同时扩大识字量。

我是怎样做的呢?我先通过几组典型的兄弟字,让他们认识到有这样的一种规律存在,也就是字形相近的字,往往字音也相同或相近;当孩子们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我再用游戏方式进行训练。

我当时采取了这样的一些形式:先把兄弟字打乱顺序,分别写到两张白纸上,然后把白纸贴在前面,我让孩子们分成两组,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连线比赛,把他们认为是兄弟字的用线连在一起,然后再读出这些兄弟字的读音。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大大拓展了识字量。

当孩子们将这种连线游戏玩熟了之后,我将相关的一些兄弟字加入到他们已知字的范围,再通过卡片的形式进行考核强化,很快孩子的识字量就超过了一千,有一些向一千五、二千逼近,阅读一二百字的童话、寓言、动物故事已经不成问题了。

直到这时,我心上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因为我终于兑现了给家长的承诺—不仅如此,还大大超过了我原来预设的底线。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方面,而我本身、鹤立教育和这所幼儿园得了同步发展。对于我来说,我接受了教训,积累了经验,承受了锻炼和考验,变得更加自信和相对的成熟。不仅赢得了家长的信任,而且又有了发展和超越。在鹤立教学法这个大家庭中又增加了新的成员“故事提放法”、“兄弟互认法”。

像兄弟互认法,还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对规律的敏感,我想这大概比突然间扩大识字量更有价值。

事物既是具体的、有个性的,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分类、概括和拥有共性的,抓住了共性和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我感觉我们的常规教育,只讲究积累,不讲究跨越;只讲究个性,而不讲究共性;只讲究具体,而不讲究规律。这样训练的结果,会使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维方式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自身能量会受到抑制,得不到相应的释放和发挥。

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就是这个样子:学了十篇古文,再给他第十一篇,他说我不会,老师没有教;画了一百幅画,你让他画一百零一幅,他说我不会,老师没有教。迁移能力的极度缺乏,对规律运用的毫无兴趣,使他们不仅谈不上创造、变通,而且极端地僵化、萎缩。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对规律的敏感,对规律的喜好,以及发现、总结和运用规律的习惯。

我给社会的承诺是兑现了,教育目标实现了,不过这时我把自己也累得一塌糊涂。俗话说:话多伤神,而我的话说得实在太多了,对家长说,对孩子说,对各方面有关人士说,而且还必须精力充沛地说,热情洋溢地说,有理有据地说;如果说了这么多话稍事休息,稍加调整,倒也可以,问题是我没有休息的时间,也没有调整的机会,每天从早晨五点多,到深夜十一二点,天天如此,月月如此。现在我感觉严重透支,前胸疼到后背,浑身的每个细胞每条神经都在发出一种声音:“我们要休息!我们已经难以坚持!”再也提不起精神说话了,连呼吸都觉得少气无力。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前面的精神收获、事业收获已经提到,那么现在经济收获如何呢?难以想象,有些家长不告自辞了,为的是逃避他们该付的学费;有些家长开始鸡蛋里挑骨头,为的是减少他们该付的学费。我感到一种悲哀,因为我付出的太多,我流的不仅是汗,还有滴滴心血;我支出的不仅是体力,更重要的是智慧和创造。而家长们要付出的却仅仅是150元,这种超值的享受,他们居然不认可,居然不买账,知识贬值、智慧贬值达到这种程度,怎么能不让人寒心呢?

【凤凰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