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今天是2024-04-20
网站首页 >> 大公园 >> 正文

我所知道的“知青”

发布日期:2019-08-13 00:00:00

   

□ 胡海清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知青”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已经过去,重新提起好像没有多大意义。我虽不曾为“知青”,可作为“知青”时代走过来的人,对“知青”的事儿还算略知一二,应该在此缀文给后人留下点儿什么。

闲暇无事,翻阅已经发黄的报纸,有关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报道历历在目。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一文,并在编者按中说:“毛主席最近又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高中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总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至1973年12月初,全国有800万城镇青年上山下乡。这一政策一直执行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此后,大批“知青”返回城市。实际上,这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结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上山下乡运动,总共涉及将近1800万名知识青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现在已没有“知青”这一提法,但青年人的知识水平却大大高于有“知青”称谓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什么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停课、停招,初高中毕业生即被称之为知识青年。广义地说,知识青年人群包含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农村青年因为家在农村,初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了,没有什么“知识青年”之说法。“知青”下乡倒是城市青年的专利。城市青年又分为下过乡的和没有下过乡的,只有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下乡插队,城市户口转为农村户口,诚心实意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城市初高中毕业生才真正算得上“知青”。下乡“知青”的政治待遇是很高的,被人们尊称为“来自毛主席身边的人”,所有阶层的人对“知青”都会高看一眼、厚爱一分。

当时,“知青”下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到大一点的农场,集体吃住,集体劳动,过集体生活。像汝南县的赵瓦房农场,当时就接纳了好几批来自郑州市、驻马店市和汝南县城的数百名“知青”。落户农场的“知青”条件算好一点,吃住有农场和国家供给,生活有保障。另一种是在名副其实的农村(生产队)设“知青”点,有县“知青”办出钱建房,供给粮食,“知青”就近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在划给的自留地里种点蔬菜,自己养活自己。汝南县和孝公社大郭庄“知青”点、小田庄“知青”点的情况就是如此。

现在说起来,一笑了之。回想起来,下乡“知青”的生活挺不易,还是很艰苦的。十五六岁的孩子离开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离开父母亲人,奔赴农村或边疆,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开头的时候好多人不习惯,生活不能自理,做的饭熟一顿生一顿的,吃不饱、闹肚子是常有的事儿。特别是生病时想家时的情景,着实让人心疼。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知青”下乡也不例外。一方面,下乡“知青”远离父母、远离城市到农村去,荒废了学业,在艰苦的环境中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从另一角度讲,上山下乡也使他们更早地投身社会,受到了磨炼,增长了才干,体验了民间的疾苦。由于有了这段特殊的经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后来成为社会的精英,在政界、商界及学术、文化、艺术界大展宏图。

人生的道路充满着不可预测的因素,也隐藏着很难料定的结果。大迁徙、大返城使得这一代人的生活具有了大起大落和各种悲欢离合的情节,相互之间的命运、前途形成巨大反差。有幸赶上七七、七八两届大学恢复高考班车的“知青”,后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不少领域影响着中国改革的进程。而大多数没能考上大学的下乡“知青”被企业(集体或国有)招工回城,从此沉淀在社会的底层,再次赶上社会的“考验”,忍受着改革的阵痛。同代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些颇有讽刺意味的戏言:求学深造时赶上“下乡”,已婚生育时赶上“一孩化”,中年创业时赶上“下岗”,老年退休时没了“工厂”(一部分人)。

“知青”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年的知识青年现在都已成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走在大街上,谁也认不出哪一位是当年的“知青”。总结历史,他们中无论是浮出水面创业有成的幸运者,还是机遇不佳永远沉默的大多数人,在努力拼搏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推进时代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人们有理由向他们表示敬意!

来源: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2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