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表示,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为:1.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权,2003年美军对巴格达进行空袭。2.搜寻并销毁隐藏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剿灭恐怖分子。3.结束独裁统治,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美国战死士兵家属在灵柩前祈祷。4.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但是包括部分美国人士在内的很多舆论认为原因并不单纯。如伊斯兰共和报等媒体表示美国已经被犹太集团操纵,占领伊拉克仅仅是庞大侵略计划的序曲而已。
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与此同时,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2003年4月15日,美军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但仍将约5.6万名美军留在伊拉克。美军阵亡人数于2008年已突破4000人大关,另有3000多人死于事故,大大超过了9.11恐怖袭击的死亡人数;除此之外,伊拉克战争还导致美军50000多人受伤,许多士兵留下终身残疾或心理阴影,导致家庭破裂等悲剧。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争议的非法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美国铲除伊萨达姆政权,实质就是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这次战争再次诠释了科技是现代军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阿拉伯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土耳其禁止美军通过其领土向伊拉克北部发动进攻,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全球普遍的反战情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来源;历史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