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网站首页 >> 凤凰看点 >> 正文

李嘉诚抛售港口,真的“与政治无关”?

发布日期:2025-04-01 12:33:38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杨文田 特评

近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长实)宣布出售其在巴拿马等地的港口资产,并声称此举“纯属商业决策,与政治无关”。然而,在当前国际局势紧张、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这一说法难以令人信服。回顾历史,从怡和洋行依靠鸦片贸易发家,到李嘉诚在关键时刻出售港口资产,华资企业在大局变动时的立场问题再度引发社会热议。

 

李嘉诚的财富积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无论是早年开发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在西南科技重镇成都囤地,还是掌握香港新界大量土地,以及在内地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获利,都受益于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支持。然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李嘉诚不仅持续撤资,甚至在关键的港口资产上“甩手套现”,无视国家利益,漠视民族大义,引发公众强烈不满。这种逐利避险、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理应受到批评。

 

19世纪,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在英国殖民统治下,依靠鸦片贸易迅速积累财富,成为香港乃至东亚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集团之一。怡和的财富不仅来源于中国人民的苦难,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园破碎,也深度服务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尽管李嘉诚的商业逻辑不同于怡和洋行的鸦片贸易,但在关键时刻为了自身利益选择撤出中国资产,其资本逐利的本质却如出一辙。港口是国家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供应链安全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出售港口资产无异于削弱国家的战略资源。而李嘉诚选择此刻撤资,表面上看是资本运作,实则是在国际政治风向转变之际,全然不顾国家利益,这种做法令人遗憾。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1990年代,他凭借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成功拿下北京王府井核心地段的开发权,打造了巨型商业综合体“东方广场”。这一项目不仅是当时北京最大规模的商业地产项目,更体现了政府对李嘉诚的高度信任。然而,当市场变化、政策调整时,他却迅速撤资,完全不顾当年的扶持。同样,在成都,他通过长和系公司低价囤地,并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时获得巨额回报。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他又迅速套现离场,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影响考虑甚少。在香港,他掌握了大量新界土地,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实现巨额收益。然而,当香港面临经济压力、社会矛盾加剧时,他却选择抛售资产,甚至被指责“抽干香港”,这无疑是对特区政府信任的辜负。

 

当前,中美博弈加剧,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企业及华资企业的限制,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李嘉诚的港口业务本就处于这一敏感行业,他此刻的撤资,很可能是试图与中国资本脱钩,以规避西方政府的制裁。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誉,也在全球供应链格局调整的关键时刻,削弱了国家在港口物流领域的影响力。

 

李嘉诚能够在商业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和特区政府的长期支持。然而,他的撤资行为却表明,他将个人资本利益置于民族大义之上。这种做法,理应受到批评。历史上,怡和洋行通过鸦片贸易发家,最终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帮凶。而今天,李嘉诚的撤资是否也在将自身与国家利益渐行渐远?

 

资本可以流动,但民族大义不容抛弃。

来源:凤凰华人资讯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