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网站首页 >> 凤凰随笔 >> 正文

喜舍慈悲即观音--悼念卢瑞华学长

发布日期:2025-06-23 14:30:54
  李大西
 
惊闻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学长于 5 月 13 日驾鹤西去,悲从中来,痛彻心扉。我立即代表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致唁电,以寄哀思,向其家属致以最诚挚的慰问与最深切的关怀。
 
唁电发出后,我心潮难平,彻夜未眠。卢瑞华学长那充满智慧的面容,如同一幅清晰的画卷,不断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往昔与他的一次次交往,如同一帧帧珍贵的影像,在记忆中循环播放。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与怀念,起身执笔,欲将这份深沉的情感诉诸文字。
 
一、    学府同门谊,初见忆犹新
 
1963 年,中山大学首次正式招收研究生,卢瑞华凭借卓越的才学,考取了物理系光学领域名师高兆兰教授的研究生,并于196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我,是在文革结束后,1978 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考入中山大学物理系的第一届研究生。我们虽相差十岁,但在研究生的序列中,仅仅相隔一届。入学后,便常常听闻卢学长的种种事迹,倍感亲切,仿佛早已相识,对他满怀敬意。
 
cc7091f17caa4ee41138c7de862888d
然而,我们的初次见面,却等到了 1995 年在汕头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华人物理大会上。(图 1)此次会议选址汕头大学,与我这个潮州人的积极建议密不可分,我内心一直怀揣着希望大会能在潮汕地区举办的强烈愿望。彼时,卢瑞华学长已身为广东省副省长,同为物理专业出身,又是潮州同乡,他特意从广州赶赴汕头参会。当我见到学长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我在大会上作了关于用人工神经系统和复杂性系统进行金融研究的报告,学长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敏锐地指出人工智能未来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他还与我分享了他在担任佛山市长时,便率先提出 “科技兴市” 理念的经历,这在当时全国尚属首例,如今已被众多城市所采纳。我们相谈甚欢,深入交流,学长的远见卓识令我钦佩不已,至今回想起来,仍感慨万千。正是他的这份前瞻性与鼓励,对我后来发起组织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二、    为政展雄才,高瞻谋远虑
 
在卢瑞华学长担任广东省省长期间,他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务实创新的工作精神,为广东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积极推动粤港澳交流合作,深化国企体制改革,全力化解金融风险,引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全新阶段,为南粤大地的繁荣昌盛立下了不朽功勋。他的领导风范与卓越贡献,赢得了全省人民的衷心尊敬与爱戴。
 
记得当年,他处理省国投债务问题的方式,起初我尚有不解,认为为了百亿人民币的债务,让省国投破产,似乎有失信用,得不偿失。后来,学长耐心向我解释其中的深意。当时,省国投的债务问题并非孤立存在,由于盲目发展,全国范围内竟有 800 余个类似的省国投、市国投。在经济紧张之时,债务问题集中爆发,省国投成为首个 “爆雷” 的案例。若处理不当,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学长果断决定遵循市场规则,和具体负责执行的常务副省长紧密配合,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破产处理。实现政企分开,改变过去政府替国有金融机构偿还债务的做法,终结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不分的道德风险时代。最终,省国投虽破产,表面上 “丢了面子”,但逼债的外资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一举措,犹如一声警钟,给其他 800 个国投的债主敲响了警示,让他们不再一味咄咄逼人地催债,奢望政府兜底,而是转而寻求与企业共渡难关的途径,为国家整体经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中国日后加入 WTO 奠定了基础。听了学长的一番话,我茅塞顿开,对他的决策智慧与担当精神愈发敬仰。
 
三、    慈怀暖侨心,翰墨传清音
 
卢瑞华学长对我们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始终关怀备至,给予了大力支持。1998 年,协会在我们的母校中山大学隆重举办 “科技与工商国际研讨会”,成思危副委员长、中山大学王珣章校长、章义朋教授与我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大会大力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我诚挚邀请卢省长前来演讲,尽管他因公务繁忙未能亲临现场,但仍推荐了同事参会,足见他对协会工作的重视。他时刻关心着海外华人华侨的发展,积极搭建中外科技与工商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让我们在海外也能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与关怀,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力。每一次拜访学长,他的谆谆教诲都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的关怀与支持,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不敢忘怀。
卢瑞华省长手书对联
学长不仅在物理科学领域造诣深厚,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也令人赞叹不已。他曾赠予我一幅亲笔书写的对联,全文如下:“迷时师渡,内心谦下,为功清净即释迦。悟了自渡,外行于礼,喜舍慈悲即观音 。 为南华寺大雄宝殿题对联,癸巳年初冬再写送友人, 卢瑞华”。(如图 2)卢瑞华学长告诉我,对联是他套用六祖经文而成,很有意思。这幅对联的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形成了 文质彬彬 的 “新瘦金体” 书风。其作品亲切自然、朴实而儒雅。
 
这幅对联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教义与人生哲理。“迷时师渡,悟了自渡”,短短八字,道破了人生的真谛 —— 人在迷惑之时,需要师长的引导;而当人觉悟之后,便要依靠自身,继续修行。“内心谦下,外行于礼”,强调内心需保持谦虚谦卑的态度,在行为上要遵循礼仪规范,内外兼修。“为功清净即释迦,喜舍慈悲即观音”,更是将修行的境界与佛菩萨的精神结合,修行达到内心清净,便是释迦牟尼佛的觉悟之境;欢喜施舍、心怀慈悲,便是观音菩萨的慈悲救度。这幅对联不仅传递了通过自我修养与慈悲利他实现精神升华的理念,对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谦虚、善良、慈悲之心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南华寺这一历史文化名刹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对联中 “迷时师渡,悟了自渡”“内心谦下”“外行于礼” 皆巧妙引用了六祖慧能的话语,对于弘扬佛法意义重大。
 
我对这幅书法作品珍爱有加,将其精心挂于客厅之中。每日凝视,皆能引发我的思考与感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心态,它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给予我心灵的启迪与滋养。
5a19134fbaaf0c592cd3c5e182f95c7
四、    学长虽离世,精神永传承
 
卢瑞华学长的离去,是中国的重大损失,亦是我们海外华人华侨心中难以言说的悲痛。然而,他的功绩如丰碑般矗立,他的精神似明灯长明,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我们会永远铭记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传承他的精神品质,继续为中外交流合作、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愿学长在天之灵安息!

来源:凤凰华人资讯

延伸阅读

 
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 版权所有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包括: 文字、图片、音视或视频,不代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观点。
联系方式:usaphoenixnews@gmail.com     页面执行时间: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