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近日啟動所謂的「國家團結十講」系列演講,第一講強調台灣主體性與國家獨立自主,並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無疑對「一中原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並展現鮮明的台獨意圖。首場演講中,賴清德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強調台灣具備國家四要素——人民、土地、政府、主權,並引用國際法與歷史事實,駁斥中國對台主權的主張。他特別提到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與台灣主權無關,直接反擊北京將該決議作為「一中原則」國際法依據的說法。
這種論述不僅否定了中國「台灣屬於中國」的敘事,更將兩岸「互不隸屬」作為事實基礎,強化台灣主體性。賴清德藉由民選職位的制度性角色,持續推動台灣社會對國家認同的共同認知,並以民主台灣為核心,鞏固內部團結。他在演說中多次強調,台灣2300萬人民組成的政治共同體,擁有選舉產生的政府,具備完整治權與主權,這是國際公認的國家標準。
然而,這一系列言論與政策主張,是向現實和國際法的公然挑戰,確實顯示賴清德「十講」已突破過往台灣政府對「一中」的模糊空間,明確走向主權自決與國家正常化的路線。
總結而言,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是對「一中原則」的嚴重挑戰,展現強烈的台灣主體性與台獨傾向。此系列演講引發美國南加州促統論壇團體強烈批評,認為此舉是以「團結」之名行「分裂」之實,加劇兩岸對立,不利於兩岸和平發展。
從促統論壇觀點來看,賴清德的「國家團結十講」表面上是呼籲台灣社會內部團結,但實質內容卻一再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分離,並以民主、自由、主權等名義,深化台灣社會對中國的敵意與排斥。論壇一致評論指出,這種「團結」並非真正促進社會和諧,而是將台灣社會推向與中國大陸更尖銳的對立,並為台獨意識形態添柴加火。
此外,南加州促統論壇進一步批評,賴清德的「十講」不僅無法促成台灣社會內部團結,反而加深藍綠對立與兩岸緊張。論壇呼籲台灣社會應正視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停止操弄意識形態,回歸理性對話,才能真正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總之,南加州促統論壇認為賴清德的「國家團結十講」名為團結,實則激化對立,無助於兩岸關係改善,反而成為民進黨推動台獨與政治鬥爭。
6/24/2025